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冬日陵阳(散文)

吴睿晴(28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2月10日   07 版)

    四季轮回,秋去冬来,陵阳的大地上,星星点点,燃起了丰收的红色。

    踱步于村头巷尾,轻轻掰断枝丫,“咔嚓”一声,独属于陵阳草木的清香扑鼻而来,捧在手里,胖墩墩的柿子在手中轻轻一颠,恍若果冻的触感便透过薄皮涌入手心。摩挲着涩而滑的果皮,一点点捻开,沁人心脾的香甜汁水顺着掌纹蜿蜒,流出丰收的甜美,捧着这颗开瓤的果实,仿佛捧着一颗冬日的心脏,感受着它愉悦而轻快的心情。

    沿着青苔石板,踏上老石条垒起的南流桥,倚栏望去,河面上白雾蓬勃,氤氲雾气席卷着南流河的冷意,在一片白茫茫中,依稀看见飞仙亭高高翘起的砖红色檐角,似乎还在传唱千年前窦子明飞升的传说。

    传说汉武帝元封二年,朝廷设陵阳县,第一任县令叫窦子明。陵阳处于九华山后山,溪水众多,窦子明便喜欢在没有公务的时候随处野钓,一次于九华山后山一条名为“龙游涧”中钓起一条小白龙,怜它修炼日苦不忍宰杀,于是放它离去。白龙感念其放生之恩,赠予窦子明一卷炼丹秘方。后来,窦子明按照秘方沉浸炼丹。中元节那天,仙风阵阵,黄鹤翔集,只见一条小白龙从龙游涧呼啸而出,直奔窦子明而来。窦子明从容跨上龙背,由黄鹤引领,飘然升空,成仙而去。

    如今飞仙亭经过代代修缮,青砖黛瓦,檐牙高啄,与这日日流淌的南流河依依应和昔日仙人迷踪。

    “船来喽——”哪家船夫的号子响起。粗犷而响亮,远远一条乌篷船破雾而来,阳光倾斜而进,划开了陵阳千年的日丽风光。无数栾树花宛若灯笼,在空中尽情摇摆,打着旋儿慢慢落于水面上,于凌波碎金中逐流而去。

    晨雾退散,阳光热情地拥抱住了她喜爱的所有生物,深吸一口空气,寒冷中带着阳光微微的温热。

    岸边枫树如火,栾树连绵,垂柳散出的枝条总是缠绕游人衣角,似在依依不舍。

    走下桥,波浪形状的徽墙内,已有勤劳的店家在准备中午的饭食。

    案板上甩上刚洗了血水的黑猪肉,从竖筒形状,中间中空的烧水炉里,钳一根木炭,微微一带,燎去了猪肉上多余的毛,按照“二肥一瘦”的原则切成一指宽的肉块,又将早市上还团着豆腥气的豆腐从水里捞出,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垒在一边,好似过年时供给先祖们的白糖塔,在晨光下泛着杏黄色的光。旁边的双耳大锅早已沸水蒸腾,于一片蒸腾热气中依次撒进干豆角、竹笋等当地小菜。另一边竹筐里早已躺满了一大早就揉好的粉丝圆子,地道的粉丝条扎在糯米圆子里,一个个肥嘟嘟胖乎乎的,晶莹剔透。

    儿子揪着我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吃。”

    店家正蹲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捞丸子,听见我们的声音,抬起头来,小兜耳帽下露出一张圆圆的福气脸,挥动着大勺,咧着笑说:“等你们回来就能开饭咯!”

    我问还有哪里值得去,店家说来陵阳,非得去一线天一趟。

    何为一线天,于一线之中,窥见天空。

    上山的路总是艰辛却也充盈。陵阳的山似乎都是群居性生物,越过大片已经收割过的麦田,便是层峦叠嶂,崇山峻岭。

    开车走在早已废弃的公路上,两边老松虬扎,漫山遍野中映山红好似画家的随手一笔,不经意间让人眼前一亮。在或浓或淡的绿色黄色与白色中,那映山红的红,红的热烈又夺目,绚烂又尽情。

    在这层峦叠嶂中,漫山的植株此时都成了映山红的布景板,车辆颠簸中,尘土飞扬里,古树掩映里,我的视线总不由去追寻那一点点红色,那一簇簇蓬勃的生命。

    忽地,两边山崖陡地拔高,遮天蔽日中,你只看到两侧山崖,山崖上斑驳痕迹好似恶鬼哭号,百鬼浮动。你顺着山崖峭壁向上望去,望去,只能看得见一线碧空,在这一线碧空与山崖峭壁间,你只看得见丝丝白云缭绕,舒卷张合。

    下了车,高海拔的冷空气刺激着皮肤。吸着冷沁沁的空气,放眼望去,已是达到了山峰的最顶端,陵阳诸村,尽收眼底。平铺的麦田里房屋错落,袅袅升起的白烟飘入云雾,风吹簌簌,是无数青草树木在低声唱和。

    闭上眼睛,竹涛中有鸟飞过。

    在极致的宁静中,鸟儿翅膀与风相触,擦出短而急的风哨,像极了这个假日,转瞬即逝。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月亮公公和不听话的小孩(散文)
冬日陵阳(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