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这个答案显然已经超出了小马的想象空间,他错愕地一下子瞪大眼睛,嘴巴也张成同样的圆形,随后他开始慢慢地往前走了几步,重新走回李志成身旁,那脚步迈得有点挫败感,又心事重重,仿佛每一步里都藏着心思。
他伸出一只手拉住李志成的衣角,攥在手里,慢慢地拉向自己身前,脑袋低得像一颗沉甸甸的谷穗,继而发出像风吹过稻田一样缓缓的声音:“老师,我小学数学不好,每次考试只能考二三十分。但是,老师我喜欢你,在初中我想要好好学数学,你可以教我吗?”
其实李志成在课堂上早就注意到了,小马的数学真的很差,连基本的十以内加减法都需要列竖式计算。“那我们约定一个小秘密,好吗?”李志成握起他的小手,故作神秘地说。
“什么秘密?”小马的眼睛里立刻闪过星星一样晶亮的光。
“每天午休,你来我办公室,我给你补数学课,好吗?”李志成说道。
“太好了!太好了!”小马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双脚离地蹦了起来。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小马每天中午都到李志成的办公室补课。如果你在中午路过这间办公室,就会看见小马端坐在小板凳上,胳膊撑着身体努力越过办公桌的高度。他歪着脑袋,视线顺着老师的笔在课本上来回移动。他完全沉浸在数字串联的世界里,至于窗户外面同学们在操场上发出的嬉闹声,他都没有理会。那是另一个世界的热闹,与这间办公室有一道泾渭分明的结界。
没过多久,他的成绩从一开始班级的倒数几名,提升到了中上游水平。从李志成的午休课堂结业后,小马还建立了自己的午休小课堂,主动帮班级里基础不好的同学讲解小学数学知识。
“现在,开始补课了。”小马坐在课桌上,双腿交叉悬空。
“今天讲什么?小马老师。”几个孩子围在他身边,嬉笑着喊他“小马老师”。
“今天讲进位和退位。”小马拽了拽衣角,挺直了胸脯。坐在桌子上的高度,使得他比其他孩子高出半个头。
“列竖式时,要标清楚进位和退位的小点。”他把“小点”两个字的音拖长,竖起手指点了一下,表示接下来将要讲解这个重点。围在课桌旁边的孩子们都仰着脸,他们的小脑袋随着他手指的节奏,不住地点着头。
小马接着说:“运算时,不能忘记这个小点,否则,就很容易出错。”这个手指的动作,他模仿的是李志成。老师在讲课时经常喜欢用手指在空中比画,跟着老师的手指,满屋子的小脑袋都在飞速运转中。
“哦,明白了——”孩子们仰起的头步调一致地点了点,像被风吹过起伏的稻田。
听到这声回应,坐在课桌上的小马脸上露出了高兴的表情,眉毛高挑,眼睛笑成弯弯的月牙儿状,经常抽动的鼻涕虫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当了“小马老师”,当然要注重形象了,怎么会有鼻涕虫呢。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交叉的双脚变成平行摆,一前一后荡起了秋千,在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秋千越荡越高,翘向窗外的天空。
梦中的纸飞机
身为地道的山东小伙,李志成从未离开过故乡青岛。来到宁夏支教后,他最大的感触是东西部城市的差距。
在大城市里,身边亲戚朋友的孩子们从小就上各种兴趣班,放假了父母带着去全国各地旅游。可是这里的孩子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李志成注意到每天中午,学生们每人捧一个碗,碗里的米饭或者馒头上浇盖一两个菜,就吃得津津有味。他们啧啧地称赞道:“太喜欢吃食堂了,在这里可以吃到肉和青菜。”
国庆7天假期,孩子们都在家里干活,帮大人收玉米或者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李志成曾经问过班上的孩子,有没有出去游玩的经历,一个班30多个孩子,一半以上没有离开县城,他们甚至对固原市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都没有概念。
曾有一个孩子反问:“老师,宁夏以外是什么?”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李志成,他决心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带给这些孩子。在每周的班会上,他把自己大学时期的照片和视频放给孩子们看,那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社团活动,让孩子们看得非常入神,时不时发出感叹。
“哇,原来大学校园这么美啊!”
“以前爸爸妈妈总说读书改变命运,我觉得是空话。老师,我现在知道了,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我也要去上大学。”一个孩子激动地说道。
整理班级学生信息,书写学习综合测评评价,统计班级特殊学生信息,送教上门……班级的工作繁琐而又细致。琐碎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志成不再感到孤单,孩子们渐渐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他们小脑袋瓜里总是装满问题,像装满星星的盒子,倾倒一下就发出悦耳的叮铃声,那是有趣的奇思妙想迸发的声音。
“老师,您是我的男神!”
“老师,青岛是什么样子的?大海有多大?”
“老师,你在这里待多久啊?……什么,只有一年?这绝对不行!老师,你不能离开我!”
有个孩子天真地对李志成说:“老师,我特别喜欢你,你能一直留在这里吗?我家里有个姐姐,你给我当姐夫吧。”
这时候的孩子们像是一缕春风,温润又明媚,他的心像被吹拂过的花朵,一瓣一瓣地打开。偶尔,他的脸也会变成冬天里的寒风,瞬间从笑容变为一脸严肃。
“上课为什么在睡觉?!”
“今天值班的周老师跟我反馈了,你俩为什么在校园里打闹?”
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李志成总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并且不厌其烦地督促他们改正。在这一点上,他可不是个好糊弄的老师,他就像攥着一块橡皮擦,发现孩子们有错误,会毫不留情地将它擦掉。
整所学校的老师都用方言教课,只有李志成他们4位支教老师说普通话。于是,这4位支教老师也受到特殊的优待,总能收获孩子们的特别礼物。
教师节那天,孩子们拎着黑色的塑料袋走进教室,把它们摞在讲台上,堆成小山。打开这些包裹,才发现原来是他们从自家果树上摘的枣、苹果等。“这是我送您的教师节礼物。”他们扬起的笑脸,也像那一个个熟透了的红红的苹果。
有一次课间操时间,李志成站在教室的玻璃窗边观察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那天刚刚下过雨,地上积满了雨水。孩子们三三两两一组玩着游戏,他们挥舞着柳条在黄色的泥土上奔跑,用呐喊布置一场虚构中的激战。脚步在操场周围的砖块路上跑来跑去,砖块发出翘来翘去的声响,如果使劲往一侧踩去,另一侧就会涌出一股泥水。孩子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样的游戏之中。
“或许我可以教他们打篮球,玩点更有技巧性的运动。”一个想法在李志诚心里逐渐成型。
很快,李志成就组建起了篮球队,他兼任学校男篮队和女篮队的教练职务,负责队员们的篮球训练。篮球队的孩子们每天在别人睡觉时就要早起训练,在别人自由活动时还要进行训练。乡村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合适的运动装备,孩子们的脚还会磨出血泡。
“训练累吗?”李志成关切地问,他有点担心孩子们坚持不下去。
孩子们用手抹掉脸上的汗渍,说道:“我们喜欢篮球,训练不累!”他们的眼睛里有星星般晶莹的光。李志成也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孩子们追梦的助力者,那么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每次训练结束,孩子们总是找到他,信心满满地说:“老师,我想和你单挑!”
清晨,孩子们训练的时候,李志成最喜欢坐在操场上,看着他们如脱兔般的身影,慢慢被朝霞披上红彤彤的光晕。
操场四周群山环绕,山上是一层一层的梯田。远处,朝霞与旭日正逐渐融为一体,晨光中仿佛有一双手悄悄掀开梯田的白雾面纱,一轮红日在山坳里露出脑袋,顺着山坡开始它光芒四射的攀升。
层层梯田,犹如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梯田上空,偶尔有翅膀闪着亮光的飞机轰隆隆地掠过,亮点越来越小,伴随着尾部的一缕白烟,一直消失在看不到的远方。
“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一些……”李志成心里想。孩子们就像种子,播撒在这广袤的梯田里,发芽、生根、抽枝,四季长大,能够陪伴这些生命的蓬勃成长,是一件多么留恋而美好的事情啊!
山海之间,我等你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远方爱心人士为我们送来的礼物。”2022年新年第一天,学校礼堂里响起激动的掌声。青岛科技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彭阳分队,在彭阳县城阳乡初级中学组织开展的“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暨“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图书捐赠仪式正在进行。
李志成等4人通过母校青岛科技大学募集到了许多学习用品,爱心人士捐赠的书包、文具陆续从青岛快递过来,一同寄来的还有近1000册图书,其中包括经典名著、科普著作、杂志报纸及教育教辅等,所有书籍均由青科大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募集所得。
“老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小马穿过人群,跑到李志成身边压低声音,拽着他的衣角,神神秘秘地说。
李志成把他拉到会场一角,蹲下身子说:“哦,说来听听。”
“我梦到我坐着飞机,去青岛了。”小马一脸得意,他绘声绘色地给李志成讲着他奇幻的梦——
他坐上了一架大飞机,飞机大约有两个教室那么大。飞机起飞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山坳里一圈圈的梯田是它的跑道。它一层一层攀升,一直升到山顶,再从山顶腾空,踩着云彩滑行,一直滑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坐在飞机上,我一路飞出了大山……”小马挺了挺胸脯,个子一下蹿高了,他的脸颊因为兴奋而变得绯红。
“你一定能飞出大山!”李志成摸着他的脑袋说道。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一年后。
李志成结束支教已回到青岛,学校里新的研究生支教团正准备出发。青岛科技大学的礼堂里响彻激昂的音乐,作为上一任支教志愿者的李志成,要为即将奔赴银川、新疆等地的同学们授旗,同时他本人也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
被同学们包围着祝贺,李志成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羞涩地说:“很多同学都比我做得好呢。”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支教团的同学们都在想办法,想为支教的学校做更多的事情——
有的志愿者拿出自己全部的支教工资,为学校捐助了一台智慧黑板;贵州分队在贵州省安顺市发起“山海信使计划”,组织大学生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四中学的孩子们进行书信结对;很多志愿分队开设了有趣的课堂,内容涉及科学试验、航空知识、海洋生物等。
支教回来的同学们也经常收到孩子们发来的短信:“老师,我想你了。”这是一份山海阻隔不断的真挚情谊啊!
支教团誓师大会的口号在礼堂里响起——“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那声音震荡着空荡的会场,穿透玻璃,冲向天空,经过了树木、云朵和微风的触碰,变得温柔又悠长,抵达更远的地方。
李志成把视线从远处拉回,满屋子的书香让他感到踏实。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景——
将来有一天,小马还有更多陌生又熟悉的身影,飞越茫茫高山大海,走进明亮的大学,走到他面前,自豪地对他说:老师好!我是您的学生……
(全文完)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