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中,有一座极为特别的后山。其既无珠穆朗玛峰的高大,又无青藏高原的连绵,却总能唤起我的一股亲切之感,那是一种有着诗意的感觉,远超过任何山的形象美。

  雨还下着,我来不及抱怨坏了的伞,立马一头扎进了这绵绵春雨中。我向着山中的小径奔去,夹带泥水的雨被我的鞋尖挑起,滑落于裤管中,我却莫名舒爽。踏入被繁花、竹林包围,雨声遍布的小径中,我的魂便被牵引了,再也无法回头。这一刻,我早已从那琐事与烦惑中抽离,身子无比轻盈灵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隐隐也明白了苏轼的情趣,虽只是略有启发,可这春雨搭配山路,又确实让我与古代的他完成了一次极短的对话。

  慢慢地,我发觉了,雨的声音似乎在与风同奏,颇像是在弹一首古筝曲。我从未弹过古筝,但有时看见同龄人弹,也总会洗耳恭听,再奉上几句赞美。我发现,我的心灵在冥冥中好似能贴合这曲儿的旋律,乐趣无穷。那雨忽强忽弱,我不禁轻声念起《兰亭序》,细细品味,脑中的想象更加具象,恰如漾起波纹一池,吹皱春水一湖。我沉醉其中,感觉自己也在拨弦、转调。雨水的凉意,也为这韵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雨声伴着风声,逐渐轻柔了下来,这似乎是结束的征兆,我也有模有样地道出了几句见解和赞叹。风吹着我的双颊,就像伯牙遇见了一个懂他的知音,正在欢喜,我也嫣然一笑。

  走到了山顶,正好有一个小亭院。我忙坐下,拿出包中的一小壶茶水,放在鼻前轻嗅,再轻抿一口,清香中溢着苦涩,冲击着我的味觉,接着沉积良久的厚重袭来,这从虚浮到醇真的差别令我称奇。此刻我仿佛化身宋代大户人家的小姐,正端着盛满茶的紫金壶游春。

  这处宝地给予人的欢乐不言而喻,我爱这里的味道,山、雨、风、林、茶……缺一不可,毕竟一锅高汤,怎么能少了其中的调味料呢!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