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到大理出差,当地18摄氏度的气温,温润的阳光里渗着丝丝凉意,这对于一个习惯了高温燥热的广东人来说,这样的夏季舒适得不像话。晚饭后,趁着好天色,决定去洱海走走,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情。
大理古城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山是海的依托,海是山的柔情。用“苍”字来形容这里的山,是再合适不过的。苍,本义为青黑色,是为山色之深,又兼具巍峨之意。苍山莽莽,云雾缭绕,起伏的山峦如万马奔腾,挤着,拥着,直闯天宫。闭上眼睛想,山脉横卧,蓝天在上、白云在侧,真是人间的好景致。
洱海的水,带着山的寒意,雪的冰凉。洱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个全长140公里的淡水湖,因其形状似耳而得名。云南人用“海”字来命名一个高原湖泊,足见湖之大,愿之广。玉龙雪山上千年的积雪寒霜在云端里闪着清光,它们在消融,最后以一滴水的姿态汇入滔滔的江流。它们声势浩荡地穿过莽丛,奔涌而下,来到洱海,许是被洱海的闲情绊住了匆忙的脚步。由雄伟粗犷的苍山刮起的温柔的风,吹皱了洱海平滑的水面,泛起粼粼的光。
骑行,是体验洱海风情的最佳打开方式。满街的自行车,单骑的,双骑的,四人骑车,都有。选上一辆中意的,车篮子里放一束向日葵,或是一把滇红玫瑰,茉莉也有,百合也有,绣球也有,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一应俱有。就这样载着鲜花,暗香浮动,沿着海西线徐行,整个身心都舒展到无限的大。
记录是游人最深情的告白。蓝天白云下,树林阴翳里,桥边栈道上,人影散乱,言笑晏晏,这醉人的山水、欢乐的容颜与美好的时光一起被摄影师的镜头定格下来,成为永恒的回忆。相比旅拍,速写更具生活的质感。画师戴着鸭舌帽,一小撮头发钻出鸭舌帽的窟窿眼,向四处张望,俏皮得很。画师支起三脚架,摊开画纸,摆上画笔,坐在小凳上静待。他既不吆喝,也不刷手机,就这样坐着,看远山近水相互映衬,看游人如织。有客人过来打招呼了,画师便专心作画去。画酬随意得很,客人给多少便是多少,有给20元钱的,50元钱的,多了,画师便频频摆手摇头。夕阳西下,一转头,我看到画师清瘦的脸庞上挂着一丛花白的胡须,那胡须像极了玉龙雪山上的雾凇。我不禁肃然起敬,这位花甲之年的画师并不是一位生意人,而是一名生活的艺术家。
如果骑行累了,便停下来,走进路边的小店,去满足一场舌尖上的诱惑。喝一口云南的咖啡,享受丝滑与醇厚在口腔里掀起的一场味觉的创新革命。鲜花饼是不可错过的。云南盛产鲜花,以花作馅做成的酥饼,松软,齿间满是芬芳的气息。你还可以抿上一口小酒,阳光玫瑰酒、樱桃露酒、蓝色花姬……林林总总,几十种花果酒,酒香裹挟着花香,连空气都醺醺然的,令人恨不得每一种酒都喝个够,才不枉来此一番。爱茶的人,在这里可以品茗云南的“金字招牌”普洱茶,还有滇红功夫茶、下关沱茶等各式新茶陈茶。此外,还有烤乳扇、烧饵块、过桥米线、菌子火锅……一时间,难以抉择,竟生起了要在此地长住久居的念头。
正思忖着,耳畔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在网红打卡点“S弯”上,一位年轻的女歌手正拍着手鼓唱起了《彩云之南》,悠扬的歌声将洱海的风情和诚意,向远方传扬开去。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