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桂树花开,十里飘香,回味悠扬。
在我家庭院中种有一棵桂树,桂花点点挂枝头,一阵微风起,桂花簌簌而落,香气染秋风,秋风入万家。
隔着大捧大捧的桂花,我看见爷爷手拿蒲扇在桂树下乘凉。老人面容慈祥,靠在摇椅上,蒲扇轻摇,与墙外匆忙的世界格格不入。
我正欲伸手去触碰,可还未碰到,一切就都化为一缕缕青烟,朝我飞来。
我被这烟雾迷了眼,再度睁开眼,清香扑面而来,我又回到了小时候。
我的脸庞变得稚嫩,原本纤细的手臂成了胖乎乎的“莲藕”,脑袋上扎着麻花辫,正慵懒地躺在爷爷腿上,看着被满树桂花遮挡的天空,问:“爷,爷,咱啥时候能做桂花糕啊?”这问题傻得可爱,桂花开了,自然是什么时候做桂花糕都行了,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可我就喜欢这样明知故问,爷爷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一遍又一遍。
那时,大人总说要等,等到了时候才能摇桂花。可小孩儿哪儿耐得住馋呢?那一阵阵醉人的清香争先恐后地钻入鼻子里,沁人心脾,总让人控制不住地、贪婪地闻着那香味儿。到时候,几个人抱着树摇桂花,繁星般的桂花成片成片地落下来,目光所及,处处都是。
做桂花糕的工艺虽不复杂,却也算不上简单。
先将粘米粉、糯米粉、糖粉、清水倒在一块儿,用手拌均匀,直至达到一握成型,一捏就散的状态,再用筛子筛上一遍。在方形模具里先铺上一层米粉刮平,再将打碎的桂花和白糖全铺上去,最后将剩下的米粉铺上去,用木铲子轻柔地刮平,撒上干桂花,切成规规矩矩的小方块,上锅蒸40分钟。出锅时,舀一勺桂花蜜,挨个淋上,撒上刚落下来的新鲜桂花,香甜可口的桂花糕便做成了。
刚做好时,桂花糕热气腾腾。按理说,烫的食物一般尝不出味道,可桂花糕却不一样,无论多高的温度,都盖不住它那软糯的口感与甜蜜的味道。一口咬下去,尝到的除了幸福与满足,又还有什么呢?
和煦的阳光透过枝丫洒在大地上,洒在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上。小时候年幼无知,总以为爷爷是桂花花神,不然为什么脸上会有桂花的颜色呢?
那时家里养了只猫,起名“桂花”,猫如其名,奶白的绒毛中间夹杂着淡黄色的细绒。桂花常躺在桂花树下,木摇椅边,老人身旁,懒洋洋地趴在那儿,睡得香甜,尾巴小幅度地摇晃着,把那桂花香摇进千门万户。
淡淡花香中夹杂了些烟味,我一顿,眼前就已变了景象。
青山上,墓碑前,轻烟袅袅,一群人披着孝服,磕头祭拜,我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祭拜结束,我回到家中,看着那棵桂花树,看得出神。
庭院中依旧立着那棵桂花树,木摇椅依旧在那片树荫下,摇椅扶手上依旧是那蒲扇,摇椅旁依旧是那只猫,可摇椅上却再没了乘凉的老人。
我恍然回神,云层罅隙间,有丝丝缕缕的光透下来,斑驳桂影里,有风乍起,大片大片的桂花摇曳着,摇曳着,香飘十里,回味悠扬。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