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断时续地下了一周的小雨,空气都被浸寒了,凉风直往衣领里灌,小区里柳树的绿意开始憔悴,才忽觉秋意渐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很享受秋天多愁善感和清凉的意境。雨落成诗,我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小雨,感受着生命中的美好。上下学骑电动车要穿雨衣,稠密的雨丝迎面扑来,面如水洗,眼镜起雾,索性我也不管了,张大了嘴巴任由雨丝飘进口中,凉凉的,爽爽的,好不惬意。旁边风驰电掣的电瓶车时不时会溅我一身水,即便如此,我对秋雨的热恋未有丝毫消减。
我开始想念乡下老家了。窗前屋后树林成荫,宛若碧海,伏案写作业累了,抬头望一眼,湛蓝的天空挤上成片轮廓优美、洁白无瑕的云朵,霎时能治愈心里一切疲惫。若是赶上梅雨季,幽绿溺在雨雾中,薄薄的青雾朦胧了我的眼睛,替我遮去心中浮尘,细雨点点滴滴轻呷着悠扬的夏意。雨势渐大时,屋后瓦沿挂下雨帘,玲珑剔透,串珠成线,磅礴之中又显情致。现在已经入秋了,那滔滔“林海”应该别有一番景致吧?
来到县城读高中,所住小区与学校之间有一条近道,两侧长满了野生杂树,树的长势有些杂乱。每次路过,都仿佛穿过夏天的隧道,我竟会生出自己还在乡下的错觉。秋日夕景笼罩在落日余晖中,路旁的小黄狗用好奇的眼神望向我,见到车来了也不知避让,呆愣愣地瞅着,矮屋前的几位老人闲谈着,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思乡情切了。我想念小学放学后早早写完作业,能与同伴穿梭于田野荷塘间,直到玩到尽兴,再身披黄昏回家,兴奋地约定着明天再聚。如今,那份约定也成了无法履行的过去了。
思绪被一股熟悉的香味吸引回来,我顿生惊喜——是桂花。四处张望,却不见那抹金黄,而那缕缕幽香也被阵风裹挟着飘飘忽忽地远去了。我有些遗憾,转而又欣喜起来,满是桂花香的深秋要到了,想到马上可以将自己整个埋在桂香的怀抱中,幸福之情简直要溢出来了。就这样一路骑行一路笑,瞥见几位妇女围着一棵树,笑着伸手往上够着什么。那原来是一棵桂花树,采桂花做什么呢?或许是为了逗孩子欢心,或许是想将秋天带回家装满整间卧室,或许是童心未泯的一时兴起,也或许是为了做桂花糕和桂花蜜吧。现在才是早秋,桂花开得还没有那么多呢。
这一幕似曾相识,大前年的国庆假期,父母难得从外地回来。那次我们应该是去镇上买东西或拿快递,大道两侧的桂花树开花了,桂花纷纷扬扬,赶场似的开了一片又一片,把秋天也染黄了,美丽耀眼,香味醉人。我被震撼得移不开眼睛,兴奋地向爸爸说道:“爸爸,你快看看,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可以折几枝吗?”爸爸笑着回答:“我去给你折。”他下了车朝桂花树走去,不一会儿手里就拿满了桂枝。我有些心虚:“有主人啊?万一别人责怪呢?”爸爸笑笑:“不会的,邻里折几枝不会介意的,别人也可以来摘我们家的桂花,美好的东西大家共享啊!”“可是爷爷种的桂花树才只是一棵小树苗呀?”“会长大的。”爸爸忍俊不禁。回到家,我将印有《滕王阁序》的书法玻璃杯洗净,盛半杯水,小心地将花枝摆弄成我认为最好看的姿势,向妈妈炫耀:“看!好看吧!”“是挺好看的,这杯子上的书法和花特别配。我们也去摘点吧。”妈妈也来了兴致,拉着我来到村部的院子里找桂花。
那天下午的阳光格外明媚,洒在桂花树和我们身上,照得那细碎的花簇闪着熠熠光辉,照得那墨绿的叶片亮堂堂的。桂花簌簌地落在我们肩上,我忽地想起小学六年级学的一篇名为《桂花雨》的文章,那时我对文中的“香飘十里”没有确切的感受,如今身临其境才知这并不是浮夸。此后,每想起秋天,记忆中的那个下午都是泛着光、浸在桂花香里的。
或许等我再次回老家时,自家的桂花也开了满树吧?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