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永远不要低估纸媒,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办报的心。”——这是《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刊号发布后,编辑部看到的最温暖最受鼓舞的留言。
“用阅读点亮新年”——这是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亲撰的发刊词,其中阐述了《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刊的初衷——“表达对阅读的致敬!对文化的致敬!对新时代的致敬!”
“青年作家上马的地方”——这是新中国第一代作家、88岁的玛拉沁夫对我们的寄语。25位知名作家为创刊号题词,对我们、对所有还在坚守文学创作的青年,犹如寒冬中送来的热汤。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题词称,“愿《中国青年作家报》成为青年作家的精神家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希望“文学这个灰姑娘陪伴你们度过许多幸福的时光”……
自2018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作家报》正式创刊,这份逆势逆时出生的新报纸瞬间在网上引发了多年未见的关于文学的大讨论,澎湃、今日头条、微博和媒通社等自媒体的助推,朋友圈、好友群内的热烈争论,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文学不死,无悔的青春仍隐居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中国青年作家报》要做的就是,唤醒青年那颗萌动的文学初心,并陪伴、帮助他们成长。在手机主宰你生活的当下,有没有觉得是时候该动笔了呢?
“《中国青年作家报》的出版,正是吻合了新时代人们渴望通过文学表达心声的美好愿望,因为社会上正在涌动着一股活跃的写作热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纷纷拿起笔,投入很大热情进行文学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正在给研究生讲授创意写作课程的郝庆军研究员院评论说。《中国青年作家报》筹备了3年之久,做了大量调研,我们会依托中国青年报社“融媒小厨”生产全媒体产品,依托中国青年报系所有采编人员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KAB等渠道,尝试融合发展。我们还会推动青年创作者与著名作家互动成长平台和传播平台建设,并将其生产的内容接入“融媒小厨”,推动青年创作者纸质和数字化作品出版,同时为相关青年作品转换孵化成影视作品提供支持和支撑。
我们也注意到,新报纸的面世,也有人担忧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我们想得到全国数以百万、千万计的青年们的支持,和你们一起办《中国青年作家报》,和新时代的你们一起长大,而不是把这张报纸办成少数人的自留地。这是不是一件有情怀的事呢?
热切欢迎你——青年写作者们,和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PS:《中国青年作家报》为周报,每期16版,设有对话名家、文艺评论、一封来信、当事人说、志愿文学、我的亲朋、大好河山等主题板块,来稿字数不限——因为我们有容量无限的新媒体、题材不限——因为我们不想限制你的想象力、时间不限——因为青春不老。欢迎文、图、音视频投稿:
cyw@cyd.net.cn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作家报》官方微博、微信,直接与编辑互动或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