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西行(随笔)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常文博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1月08日   09 版)

    常文博

    1993年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2017年毕业于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疆专项,服务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至今。

    大学毕业后,我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新疆。当我在南昌西站登上入疆列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注定是一场不能回头的旅行,而这也将是我人生当中又一次新的开始。

    火车在西行的铁轨上奔驰,车窗外的风景随之远去,我对前方的一切充满着向往,即使我从未踏上这片土地,即使我不知道前方在等待着我的究竟是什么。

    新疆,一个十分遥远且熟悉的地方。之所以遥远是因为它是祖国的最西边;所以熟悉,是因为我与它经常在梦中相遇,一个少年的梦。很多人都问我新疆的未来在哪里?是的,未来在哪里,在火车上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问着自己,我把目光投向窗外,也许,窗外的事物会给我答案,或者让我不因漫长的行程而感到迷茫与烦躁。

    当火车行经吐鲁番盆地时,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仿佛自己从未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过死亡。当时已是深夜,透过黑色我看到了不远处的光亮,我才意识到这里应该是一个工业区,也许是触景生情,我想到了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但也是这句诗,让我找到了答案。没错,这些工厂就是这里最大的希望。

    火车依然在穿梭在茫茫的黑夜,我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几行诗句:

    ……

    车窗外的风景

    渐行渐远

    我感觉到在这荒芜的背后

    一股力量在涌动

    这股力量如同清泉

    将古老的土地唤醒于

    这沉睡的梦中

    是它往日的青春与活力

    重拾其往日的尊严与荣耀

    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多少故事,或慷慨悲歌,或儿女情长。我想到了张骞,那位打开东西方大门的使者,那位用生命的长度去触动文明脉搏的英雄,我不知道自己来时的路是否就是张骞当年走过的路,但我渴望与他的相遇,渴望与他的对话,我想知道,当他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内心的想法。

    余秋雨先生对新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西域喀什》这篇文章中写下“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这样的文字。我想知道原因,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了个时间去了一趟喀什老城。

    走进喀什噶尔老城,便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感,尽管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喀什老城少不了商业化的元素,少不了商铺和饭馆,但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商业元素中依然保有一份自身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商铺、民居、饭店。似乎在这里,商业化只是老城在现代化大潮中得以生存和恢复生机的一种手段,老城并没有迷失自我。

    新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在现代化浪潮中,它没有任风摆布,不像落叶一样随风飘零,迷失自己。

    新疆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对古老文明的触动与敬畏,它昔日的荣耀与尊严化作黄沙沉淀在风中,而新的生命正渐渐萌芽。

    深夜,风起了,我坐在窗前静静地聆听,风敲打着窗,似乎是在诉说,而我,只是有幸做它的听众。

    志愿者的经历只有短短几年,几年之后,我们又要再一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决定何去何从。人生的最美不在终点,而是那些我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无论今后我去向何方,我都会记得,新疆,我曾经来过。

西行(随笔)
像太阳(随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