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写作,一个人的漫长修行(随笔)

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小学教师 孟小满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1月22日   12 版)

    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脑海中一直回旋着“当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种事物的话,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这句话,它影响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那是第一次,我从书籍中汲取到力量,真正从心底感受到了文字之于人,不仅仅是跳跃于书本中的黑体方块字,更是能在人的心底生根发芽,生长为虬枝大树的营养力量。尔后,对于书籍的选择我愈发挑剔。

    读书,并非是率性而为,我有自己的选择。若非经典名著,抑或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过沉淀、筛选,而真正耐得住寂寞,不流于媚俗的书,我是不肯读的。我总觉得,一本好书,在精神上理应是高贵的、圆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带给我们愉悦的感官感受的。读完,总能指引我们去思考写作的意义、生活的厚度。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从构思到成书,历时二十年之久,这样一本分量十足的著作,久久悬置在我的床头。许多次,抬头仰望它,却望而却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名著就是名著,真心不好读!”可我还是又一次被它吸引,鼓足勇气翻看到第三章后,便不由自主地跟着书中的冉阿让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生命冒险。记不清有多少次,眼眶里氤氲着一层层薄雾,力图透视出人世间的炎凉悲欢。

    清楚地记得,读完全书的那个下午,灵魂仿佛经历了一番彻骨的洗礼。我随着书中每一个人物的脚步,穿越历史长河,参悟着生活这本厚重的书。也许,冉阿让不过是一个被命运嘲弄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然而,又依然在竭尽全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那一刻,我被他深深折服了!也许,看过书的我依然要回归到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可是,至少在文学的世界里,还葆有一片洁白的白月光。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在每天高速运转的大脑里,文学始终留有一席之地。而文学作品的力量,与作者写作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我想:于作家而言,写作应该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那么,写作于我呢?

    我常常会翻看以前写过的文章,然后偷笑那一刻的自己想法怎么会如此幼稚,如此循环往复。可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已经在慢慢地进步,总有一两个句子如同天边划过的流星,如大海里翻腾的小波浪,短暂微小,却足够惊喜。

    在某个午后,看着天边的夕阳,一望无际的田野,随风翻腾起的波浪,蜿蜒的河堤上,星星点点的人,总想为这幅画写下一些文字,思前想后,而后置之一笑。古人写了太多,脑海中出现的词句足够媲美它们了。

    夜晚,在不开灯的房间,手机播放着喜爱的歌曲,看着一个个人物飘落,却又差一点儿力道,等待一个感动的点。而后放着放着,某一天跃然纸上,那种欣喜,不再是寥寥几笔可以代替的空头话。

    回忆开始倒带,任凭过往在脑海里流动,依旧想不起从哪个时间点开始提笔写字,或许是高中笔记本上,随手写下的一句突发奇想的话,而后得意洋洋的句子;或许是为了参赛费尽心机,华丽辞藻堆积而来的短文;或许心里想过无数遍,从未写下的文字。总之,它伴随我很久很久了……

    如上种种,在片刻或很长一段时间里,脑海里开始为某个片段遣词造句,渴望勾画一篇美文。此时,旁人不可能窥探到内心翻江倒海的变化,于我,却在文字里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修行。在这场一个人的漫长修行里,我们应如一棵小草,需要破土而生的勇气,需要忍受四季的轮回,需要感受生长与衰落,需要听听内心的声音。

写作,一个人的漫长修行(随笔)
小巷(随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