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庆群谈志愿文学之四

不必问来路,但需问归处

徐庆群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2月19日   08 版)

    截至目前,这个专栏已经刊登了三篇文章,分别是《好的文学,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忽如一夜春风来》《我们需要一个“乔厂长”》,分别谈了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志愿文学”,以及如何创作出好的“志愿文学”。这篇文章主要谈一下我创作“志愿文学”的一点体会。

    在专栏文章最后介绍作者的那段话中,有这样一句:从事志愿服务20年,2006年出版我国首部志愿者题材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开“志愿文学”先河。

    我的确从事志愿服务已经20年了,也的确在2006年出版了我国首部志愿者题材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如果说开“志愿文学”先河,却是今天我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的评价。因为在2006年还没有“志愿文学”这个词。

    那么,我为什么想到从事“志愿文学”的创作呢?或者说,我为什么想到写志愿者呢?

    2004年,是“非典”爆发的第二年,人们还在惶惶之中为心灵寻找安放之地。我也是。

    那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二年级,繁重的学业、辛苦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看似在职、实则脱产。那段时间,从学习时报社到人民大学的公交车上,我经常能站着睡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时常发出这“人生三问”。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无意间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这个帖子在9天之内,点击率突破百万,所有的跟帖中出现最多的词是:感动。

    我没有跟帖,但是我的心里突然被“感动”塞满了,满得溢出来,流淌成河。

    发这个帖子的教师是华中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彭光芒,他也是新闻系教授。这个帖子之所以能够有效传播,是因为他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应用了信息技术,发在互联网上。当新闻遇到互联网,便产生了超科技力量。

    其实,我以为,这个帖子之所以能让惶恐中的人们爆发潮水般的感动,并且像“非典”一样迅速传播,“传染性”极强,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太需要一种叫做“感动”的力量了,太需要给心灵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了。

    徐本禹、志愿者,给我们心灵一个归处。

    其实,“人生三问”就是,我是谁,我的来路与归处。

    我是谁,我以为这个答案需要用一生去寻找。

    来路,可以不必问;归处,一定要知道。

    解决了归处,也便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所以“人生三问”可以是“一问”,即“我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哪里去?我的归处在哪里?也就是我们的梦想和信仰。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非典”又何惧?

    2004年,志愿者徐本禹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颁奖辞是: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我的眼睛也被刺痛了,我的心里掀起了万丈波涛。

    我忽然发现了我的人生归处。我要做点什么!我要做志愿者,或者做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或者做像志愿者一样的人。

    那时,我正一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一边在学习时报社工作。我是记者,我想我可以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志愿者的故事。我也发现,关于志愿者的故事,见诸报端的太少了,而且很多还停留在事迹层面上。于是,我决定写他们的故事。

    那么除了写志愿者徐本禹,还有别人吗?

不必问来路,但需问归处
见证(散文)
志愿者瞬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