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半块红薯,半个春节

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 陈真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2月26日   12 版)

    望着躺在桌子上那半块儿烤红薯,奶奶用毛巾蘸蘸还在眼眶里堆着的泪水,转身进了卧室。她没想到,这顿早饭吃得这么仓促,孙子连一块儿烤红薯都没来得及吃完,就踏上了离家的路。

    那块儿烤红薯刚从锅底下拿出来时,奶奶还满眼亲昵地看着孙子,看他被红薯烫又不愿扔下,只能在双手之间交替放置的窘迫场面。孙子一点点剥开红薯,上去啃一口,被烫得脸发红、眼睛泪汪汪,却只能“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因为舍不得吐出来。这一幕仿佛就在奶奶面前,可烫人的红薯早已变凉,孙子也将飞向别人的家乡。

    腊月二十八的夜里,奶奶不敢睡熟,儿子白天已经打来电话,说深夜到家。她怕爷爷的呼噜声太响,淹没手机来电铃声;她怕自己睡得太沉,忽略沉重的敲门声;她更怕夜里的风雪,阻挡一颗游子的似箭归心。奶奶这才发现,自己做人是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儿子一家人每年回来一次,通常在家的时间待不到一周。老两口在新年之前几日,就把该置办的年货准备妥善,等着儿子一家回来过年。儿子做人节约,不让买奢侈年货;儿媳做事勤快,要把卫生收拾利索;两个孙子是“吃货”,顿顿荤食要上桌。老两口把这些琐碎事儿牢牢记在心里,虽然头发渐白,年纪增大,喜欢忘事,可是这些细节却从未遗忘。

    奶奶在床上翻来覆去,惹得爷爷很不高兴。爷爷发出一声唏嘘,表达情绪:“还没睡呢?听说夜里有雪,说不定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家呢,睡吧!”奶奶装作听不见,也不回话,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发光,向窗外望去,只看到黑漆漆的一片。不知不觉中,奶奶带着美好的期待进入梦乡。

    “砰砰砰!开门儿,我们回来了……”清晨,奶奶在睡梦中惊醒,慌忙从被窝儿里爬起来,穿上衣服,一边高声喊:“来了来了,别慌,这就去给你们开门儿!”爷爷比奶奶年龄长了几岁,冬天有些行动不便,就披上外套,坐在被窝里,用目光等候。爷爷年轻时在部队生活过,虽然头发花白,但披上中山装,依然有种军人的英雄气概。奶奶打开门,迎着儿子一家进屋,还不忘记埋怨:“不是说夜里到家吗,是不是路上雪太大,堵车?”“是啊,堵了好几个小时,在路上都急死了!”

    爷爷人坐在床上,也大声喊话,用声音招呼着回家的亲人,“在车上肯定没休息好,你们先去上楼睡会儿觉”,又叫小孙子快来自己被窝里补补觉。在我的印象里,二老身边似乎没有缺少过孩子的陪伴。二姑家的一个女儿,大姑家的三个女儿都曾在爷爷奶奶家寄居过一段时间,随着小孙子跟其父母到外地读书,到大姑的三女儿回家。爷爷奶奶身边顿时缺了点东西,冷清许多,昔日的含饴弄孙到现在二老相依为伴,情景确实有点凄清。

    时间快到中午,儿子一家休息得差不多,精神缓过劲儿来,奶奶便开始准备午餐。农家饭菜,算不得丰盛,但毕竟劳碌一年的家人回来,总也要见点鸡鱼肉蛋。饭桌上,一家人围坐一起,聊聊家长里短,谈谈收获和牵绊,倾诉衷肠,屋外是冰雪天,屋内气氛格外温暖,恨不得使屋檐上的冰溜溜都加快了融化的速度。

    吃罢午饭,儿子照例到村子里走动走动,与一年不见的村人打个招呼,叙叙旧事,拉拉家常。过年了,平日里死气沉沉的乡村突然焕发出生机活力,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孩子,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是在外读书学习,抑或是工作生活,哪怕你在外面是多么的疲惫和不堪,回到这儿——生你养你的小村庄,都可以放下心理上的包袱,享受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乐趣。村庄,是我们心灵的天堂,也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腊月二十八,家中一些年货还没过油炸,奶奶便让儿媳在家帮忙烧锅。奶奶说,最近环保查得严,城边的乡村都不叫烧地锅,也不知道咱这边儿还能撑到啥时间。儿媳朝锅底下填着劈柴,一边向奶奶谈谈在外生活的情况。她说,现在外地人基本上都不烧地锅,用天然气或者电,使用方便而且对空气污染很小,不仅造福这一辈儿人,对子子孙孙还大有裨益。老人则撇撇嘴说,他们二老在家过日子,凑凑乎乎就行,地锅做饭香,天然气他们用不惯,怕用不好再有啥危险。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有些人心里仍旧牵挂着地锅和土地,不知道奶奶是不是忠诚的一员?她爱这片土地,且爱得深沉。

    大年初一到初四,儿子一家终于走完亲戚。初四晚上,这家人又相聚在离别的十字路口,爷爷和奶奶又将站在人生时光的末尾,翘首祈望下一个春节。此夜,是奶奶今年最后一次为他们做饭,也是爷爷今年最后一次搂着心爱的小孙子睡觉。过了今夜,刚注入青春活力不久的乡村又增添一对留守老人,而且随着春节的逝去,乡村渐渐变得老态龙钟。想看到它的再次焕发,我们需要等到下一个春节。

    第二天早晨,奶奶拉着小孙子,递给他一块儿烤红薯。这是家里剩下的最后一块红薯,孙子想吃,就给他放到地锅下面烤了。可是小孙子刚吃下一半,就听到父母的呼唤声,默默将红薯放在桌子上,依依不舍地跟爷爷奶奶告别。二老站在门口,满脸沮丧,尤其是奶奶刚看到汽车远离,就转身走开,不想让亲人看到泪水打湿脸庞。

    “每年都是这样,晚回,早走,年啊,只能过一半儿……”奶奶瞅着半块儿烤红薯,蘸蘸泪水,走进卧室,开始新一轮的等待。

    而我,则在心底暗暗写下一句话:半块儿红薯,半个春节。

半块红薯,半个春节
拾蜡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