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庆群谈志愿文学之七

我们写的是中国

徐庆群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3月12日   01 版)

    本专栏的上一篇文章叫《我发现了一种力量》,我在中国广大西部地区采访志愿者时,发现了一种从未感受到的真切的力量,那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价值。

    “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读书”,这是我小时候常常听到母亲说的一句话。母亲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只有我踏上西部土地以后,才理解了它的深意。当我看到乡亲们用凑起来的木板搭起学校,看到青年志愿者抛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边远乡村工作,看到孩子们衣裳褴褛食不果腹也坚持去上学,看到四五十个孩子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宿舍……这些情景让我才理解了我的母亲——一个贫穷的母亲要通过读书改变孩子们命运的雄心壮志。

    我们不需要歌颂贫穷,但是要致敬贫穷境遇下得努力。改变贫穷是让生命昂扬的内生动力之一,是汇集生命财富的源泉之一。贫穷本身不是财富,改变贫穷的意愿并为之努力的行动,以及把贫穷改变以后的获得,才是财富,也是最好的财富。

    也正是因为2005年五一以后,我踏上西部采访志愿者的道路,以及此后十几年我都把目光和心投向西部,我才开始重新认识我的童年、少年,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故乡、我的生命。

    我一遍遍回望,

    一遍遍仰望。

    我望向故乡,

    也是望向他乡。

    我望向他人,

    也是望向自己。

    我望向远方,

    也是望向内心。

    曾经,我以为我的母亲是最贫穷的母亲,直到我到了西部。

    曾经,我以为我的童年是最贫瘠的童年,直到我到了西部。

    当我站在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上,当我躺在吱嘎作响的单人床上,当我站在寒风呼啸的大草原上,当我坐在风雨飘摇的教室里……我的文字和泪水一起汩汩而出、汹涌滂沱。

    我写志愿者,我写被志愿者帮助的乡亲和孩子,我写志愿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写志愿者的故事,我写被志愿者帮助的乡亲和孩子的愿望,我写志愿者工作和生活地方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我写志愿者,我写中国西部,我写中国西部的贫穷和抗争,我写中国人的“中国梦”。

    我在无数报告和演讲中都提到,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团线,志愿者就像这团线的一个线头,只要一扯开这个线头,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也会随之涌现出来。

    因此,我一直说我哪里只是写志愿者,我写的是社会,是中国。

    2006年,在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原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的支持下,我出版了我国首部志愿者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之后, 我又出版了个人半自传体报告文学《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作为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首部推荐阅读作品,向全国青年志愿者推荐阅读。正是因为写志愿者,我才发现了新的自己。我写志愿者,我也在写我自己,写我与祖国共成长、共奋进的故事。

    “志愿精神”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孔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志愿者“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是的,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沟通城乡、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及中国对外援助、民间交往、国际合作的方式之一。

    那么,“志愿文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写志愿者,还有写自己、写中国人,写中国。

贾平凹:青年作家要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这个时代
为什么这么多青年朋友喜欢写诗
你的写作不需要路障
我们写的是中国
她那么想我,却不愿再见我
《雷锋之歌》与《中国青年报》
纯俗之争:界限消融未必是坏事
遇见德宏遇见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