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麦笛聊诗之十一

诗歌怎样反映生活

麦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4月16日   05 版)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的,没有错。人人都有一大把生活,而诗人却少之又少。源于生活,源于哪些生活,高于生活有该高多少?怎么“高”?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诗歌只能负责诗歌应有的部分:诗性地反映生活(客观地、主观地、臆想地)。

    不管是客观之诗还是主观之诗,反映生活的原理是一样的:鲜活的语言,独特的发现,充沛的情感,独具表现力的意象。前提是你还需具备诗人的情怀,诗意地思考,诗性地反映。请允许我举例说明:

    1.客观之诗:形象地反映生活。我所在的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到周末就要聚在一起,尽管演奏水平一般,但他们风雨无阻,我想写出他们高于生活的部分,就要刻画他们的精气神。诗歌必须形象化,否则就成了新闻报道。于是我写了《小镇乐队》(原载《诗刊》2017年10期):

    鼓手是一位屠夫,每一个鼓点

    都像是在砍骨头

    吉他手是弹花匠的后裔

    正一把一把,抓出心里的棉花

    巫师手里的萨克斯

    像在招魂,又像在哭

    柏树溪边,礼拜六的下午

    他们聚在一起,赶在天黑以前

    把鸟赶回林子,免得

    乌鸦驮着黑夜

    到处飞

    这首诗源自于我的经历,生活现场本身就具有意味,我把这个场景客观地记录下来,诗意就凸显出来了。在客观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允许典型化。典型化要符合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真实,但要源于生活真实。

    2.主观之诗:深刻地提炼生活。诗性是主观的。一个诗人的诗性形成是他自身的阅读、阅历、思想、情怀、格局、个性的综合反映,诗人通过对生活反思、提炼,发现生活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把读者从淤泥一般的现实之中提拔出来,守望远方。例如张新泉的《想龙泉》:

    桃花才骨朵

    人心已乱开

    全诗只有两句,却概括了大千世界的乱象与浮躁,成为当世网络流行语。

    再如李琦的《这就是时光》,击中并唤醒了大多数中年人群的内心:

    这就是时光

    我似乎只做了三件事情

    把书念完、把孩子养大、把自己变老

    青春时代,我曾幻想着环游世界

    如今,连我居住的省份

    我都没有走完

    所谓付出,也非常简单

    汗水里的盐、泪水中的苦

    还有笑容里的花朵

    我和岁月彼此消费

    账目基本清楚

    有三件事情

    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对诗歌的热爱,对亲人的牵挂

    还有,提起真理两个字

    内心深处,那份忍不住的激动。

    3.臆想之诗:引领未来生活。每一个诗人心中都装着一个理想的虚构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在他的文字里。诗人往往通过想象、预测、期许,表达出自己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个希望与人类的共同愿景契合,便成为了经典。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期许与愿景,所以此诗耳熟能详,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最美好的祝福与祈愿!这首诗在我先前的一篇《诗歌中的“我”》里引录了,不再重复。

    再如海子的诗剧《太阳》(节选)中,也是他想象、预测、期许的未来生活,不过用了另一种表述:

    那些生存的人  为了谁度过黑夜

    谁早已站在高原  与万物同在

    谁使我伸出双手  谁向我伸出双手

    我已声嘶力竭

    那不断来往的  不断开始和结束的

    难道不是  同一个秋天?

    你是谁?

    ——谁是那一个已经被灵充满的舌头

    谁是被灵充满的沙漠上生长的苦难之火

    谁是那一个已经被漂泊者和苦行者否定的灵?

    最后我们看到的又是谁?

诗歌怎样反映生活
写作要走一走,看一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