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具备抒情能力是诗人的首要条件。
诗歌中,无论记叙议论都必须包含感情,否则就会混同于其他文体。通常情况下,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两种抒情各有优劣,直接抒情易懂,冲击力强,但浅白,比较适用于狂飙时代;间接抒情不易懂,但张力大,容易形成诗意之美。
两种抒情方式,在诗歌中不一定截然分开,往往交替运用。在当下,选用直接抒情的诗人不多。即便直接抒情,也节制,隐忍,含蓄。例如刘年的《写给儿子刘云帆》(节选):
突然想到了身后的事
写几句话给儿子
其实,火葬最干净
只是我们这里没有
不要开追悼会
这里,没有一个人懂得我的一生
不要请道士
他们唱得实在不好听
放三天吧
我等一个人,很远
三天过后没来,就算了
有的人,永远都是错过
刘年这首诗是有节制的抒情。直接、隐忍的叙述中蕴含了对人世的不舍,对亲人的眷恋,对弱者的同情,对命运的概叹,对家国的关切,淡淡的忧郁,浓浓的情感跃然纸上,极易引发读者共鸣。由此可见,诗歌的抒情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要抒真情。诗歌切忌矫揉造作,假大空的无病呻吟。当下此类诗歌比比皆是……网络、论坛、微信里到处都有,自己去找,看有多少诗歌的情感是可信的?
其次,诗歌要抒个性化之情:诗歌的同质化,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同质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抒情也应该是不同的。别人嚼过的馍,你再去咀嚼一次,想想都恶心。同样是写死亡,刘年的情感、态度、感受与其他人就不一样。湖北诗人易羊在她的《今生》(节选)里是这样感悟的:
家乡、亲人和我的今生,
犹如这地上的影像,
更如同
梦里的情形。
在死亡到来之前,
我学会爱了吗?
因为我不能确定,
我是否还会
重返人间。
易羊更多的是对爱的自省,对美丽人间的眷恋与不舍。
第三,诗歌的情感要健康:当下,诗人写人体器官的诗比较多。写人体器官应具备诗性之美。如果仅仅书写其生理性,那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不是诗歌;如果太粗俗,触碰了真善美的底线,读者当然不会答应。
第四,诗歌的情感要细腻而丰富。诗歌中的感情越是丰富、细腻,其感染力就越强。例如五代时期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