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写作练习课之十二

写作时要打开几扇窗子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4月23日   05 版)

    董学仁/摄

    国内也有了创意写作培训班,这是挺好的事情。在此之前,美洲的写作培训班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欧洲的写作培训班的历史也接近半个世纪。从我们所在的亚洲来看,写作培训正在追赶世界,这挺有意义。

    雪莉·艾利斯编著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里,收集了美国几十位写作培训师的指导练习。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写作培训师大都是很有成就的著名作家,他们的经验大多来自个人写作,换句话说,那些练习的效果,他们亲身体验过了。

    如果这样的文章只有一两篇,对我们的启发不会太大,但几十篇放在一起就不同了。要是有半数的练习对你有效,并且化为你写作的基本功,你会有很多方面的进展。

    我想起在大学中文系里读过的写作课,还想起在大学之外的一些写作课程,比如一些文学院、创作班,它们与写作培训不同,大多是写作理论、写作理念的宏观指导,对于实际写作的基本功夫涉及不多,偶尔涉及到写作技巧也是三言两语,轻轻带过。

    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可能是,在写作课上,有理论水平的人没有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的人缺少理论水平。

    如果请一些著名作家来传授他们的写作经验,效果也打了折扣。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写作过程,往往说不出多少详细的体会,深入的感悟。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他们的写作是靠了漫长岁月才磨炼出来的,走过很多弯路,跌了很多跟头,才逐渐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法。他们共同的特征是经过了特别艰苦的写作过程,不怕吃苦,勇于坚持,这几乎决定了他们的成功中偶然性的因素更多,难于转化成可以指导别人写作的具体方法。

    这时候,我们听到的写作指导,可能有一句话被当做真理一次次传播:“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多练,这些你自己就可以办得到。”这是正确的废话,没有太大意义。

    而你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读怎样写怎样练,你需要的是细致的、局部的、有经验的指导。那么,有没有像器乐培训班、绘画培训班那样的写作培训班呢?我期望它已经有了,或者正在建立,也期望那些指导老师本身就是像优秀演奏家、优秀画家一样的优秀作家,理论修养和教学方式也很优秀,能教给学生一些扎实的、系统的基本功,让他们通过必要的练习走向成熟。

    在有幸参加这样的写作培训之前,如果看到一些好的写作练习,你会不会跟着做呢?你会不会一次次练习,很好地完成,直到完全掌握?

    现在我想推荐格温德琳·邦德斯的培训练习,这可能会对我们有用。作为《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格温德琳的练习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总共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出一件刚发生不久,或是发生在你人生转折点上的事情,它必须是让你在一段时间内费尽时间、精力和心思的事情。

    如果里面还包含冲突,那就更有用了。那段时间应该让你印象深刻,那件事让别人对你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是这样,这件事情就可以成为你的主要情节。

    现在用五百至一千字将这件事情写下来,这样,你就能够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而且它在你头脑中的印象也会愈加清晰。

    第二部分:接下来的一两个星期内,在你的记忆中搜寻一些重要时刻的片断。

    这些重要时刻,是指在很久以前或是刚过去不久的非常突出的时刻:一个葬礼;夏天雾气笼罩着山峦的样子;祖父教你怎么装鱼饵的那一天;你比赛获胜的瞬间;朋友令你失望的那一刻;母亲的头发散发出香味的童年时光,等等。

    当这些记忆出现在脑海中时,把它们写在电子邮件或短信里发给自己,或是在笔记本上简单地记下来。记住这些回忆带给你的感受。但是不要试着去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至少现在先别去理解。

    第三部分:把你搜集到的重要时刻都放到一起,然后从故事的主要情节出发,去整理这些时刻。

    不管它们是否与主题相关,只要判断:哪些时刻是对故事有影响的?你在那个时刻做了些什么?其中哪些时刻与你的主要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从而促使你做出那件事,或是引导你去见故事中的某个人,或是带着你到达故事中的某个地方?

    在这次练习的第三部分里,我们要注意到一个比喻。格温德琳老师把影响到故事情节、值得你去开发的这些时刻,称为帮助你写作的“窗户”。

    你要打开它,让它投进光。

    第四部分:选出一个时刻,把它扩写成一个完整的场景,作为放在故事末尾或是开头的一段回忆。

    读完整个故事后,你要思考一下:这扇“窗户”能照亮主要情节吗?你作为故事中的人物有没有因此而变得更清晰、更完整?

    前面四个部分,是这次写作的初级阶段。还有一个部分,是高级阶段。

    第五部分:重复这个练习,但是人物换成故事中的其他人。

    你可能需要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做一些采访,目的是搞清楚他们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这些人物越是栩栩如生,你的整个回忆录就能变得越丰富、越微妙。

    格温德琳认为,生活通常都是灰色的,既不是全黑,也不是全白。就像当你从一个视角出发,打开生命中的一些“窗户”,而进入某个处境时一样,其他的人物,基于与你完全不同的经验和动机,也正在向这一处境慢慢靠近。

    从写作经验来看,有些回忆录写的是关于人物一生的故事,有些则写的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框架(某个可以提升故事基本情节的时间框架)内发生的事;然而,不管采取哪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读者来说,要完全接受、理解、同情这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人,都是很困难的。

    无论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这个人物的一生中肯定有别的事情会影响到他或她在这个主要情节中的行为。她谈恋爱了吗?他的家境是富裕还是贫穷?她曾经被自己的父母背叛过吗?或者她曾经受到过什么伤害吗?

    这些时刻,这些处境,都是能帮助你促进故事发展的“窗子”。

    再说一次:你要打开它,让它投进光。

    格温德琳告诉我们,打开这些窗子的前提是它们不能妨碍或是分散故事本身。要创造一个全面立体的人物,关键在于写故事的时候选用什么细节。一旦经过筛选和整理,这些“窗子”就能成为照亮主人公灵魂的聚光灯,而其他人物各自的“窗子”也能向读者敞开,让他们看到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但是如何做出这种选择呢?

    细节就像是一张完整拼图的各个小块。有些细节是相互之间符合,有些细节符合主要情节,还有些细节更符合在另一个时空内的故事。当你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有可能成为“窗子”的细小部分,你的主要情节就有血有肉了,哪些“窗子”应该被纳入,哪些“窗子”应该被摒弃,这些都会逐渐清晰。

    格温德琳在自己写回忆录时,用到了上面这个练习。那时只是无意尝试,到后来才演化为有意识的设计。“它帮助我从喧哗声中找到那些窗户,既符合我对复杂事件的探索,又能进一步推动主要情节。”格温德琳说。

诗主情
写作时要打开几扇窗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