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百字谈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5月14日   03 版)

    校园诗歌需要走出校园

    季方展 数学学院(本科)

    大学校园一直是新诗嬗变的摇篮,而当代的校园诗歌创作却呈现出一种生命力衰退的迹象,这种停滞或者说衰退,也许是源于诗歌主题的局限,并与校园诗人群体的缩减相互促成。此处的局限不是指语言技巧和内容情感单一,而是当下年轻的校园诗歌作者难以摆脱自我的框架,所抒发的东西缺乏格局、脱离时事。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诗歌创作不单单是靠阅读和写作练习,以及校园生活的点滴就可以完成的,校园诗歌的创作者们需要走出校园,远离自闭式写作,放眼更大的世界、更高的层次,进行一些超越性的思考。之后才有可能推动校园诗歌作品走近大众、走出校园,重新激发校园诗歌的活力。

    仅靠“情怀”还能走多远

    吴映熹 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

    诗歌是感性而发散的,这种特质与中国高校学子的诗性气质天然契合,但我们又不幸处在一个功利化倾向明显的时代,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无形中被弱化,而且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泛娱乐化背景下,读诗写诗的吸引力降低,早已不是潮流。

    近年来高校诗歌社团的发展状况堪忧,校园诗人的数量和诗歌氛围都大不如前,可以说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少数学子对于诗歌的“情怀”已经成了支撑校园诗歌创作的主力。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趋势,根基极其脆弱,在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诗歌创作的阵地不能靠情怀苦守,如何平衡好现实追求与文学理想,或者说如何找到校园诗歌在新时代的合理定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象牙塔里的自我发现

    邓昊玥 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

    与宽泛的社会环境相较,校园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创作者年龄相近,阅历相似,有利于形成单纯的、理想主义的诗歌场所。然而,校园的滤网并不能完全消除外界的影响。来自校园之外的、更为现实尖锐的问题随着校园诗歌创作者的成长,愈发显露出痕迹。在这些问题的冲击下,创作者们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受到能力不足、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无意识地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试图以一种可掌握的、安全范围内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校园诗歌单纯性、有限性的特点。

    现实与理想的冲撞

    赵艺丹 轻纺与食品学院(本科)

    校园诗歌曾一度风靡,后来却一度低谷。兴为现实,衰仍为现实。但就本质而言,校园诗歌本为尚且懵懂的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探索、疑问和证明。由于内心的种种想法与现实或有或无的差异,或者验证,因此而成校园诗歌。换句话说,校园诗歌就是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寻求现实和理想的平衡点。太过理想便浅薄,太过现实便老套,这是一个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寻求完美,要看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校园诗歌的未来发展,社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也就是,校园诗歌不失为当代大学生对未来感慨的一面缩影,如何在冲撞中完美融合,还是要在大学生自己内心寻求答案。

    (感谢四川大学自在诗文社的支持)

让好诗体现新时代精神
百字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