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山顶之上(散文)

杜松(90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5月28日   12 版)

    本报记者 谢宛霏/摄

    晴空如洗,阳光从松针叶的缝隙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雪岱山照得通亮。

    海哥把一床军被搭在单杠上,不断拍打着,掸掉霉气。藏青色的被子洗得有些泛白,仿佛一滴墨滴进了清水里,有种iPhone渐变色的效果。被子上被折出一道道白印,迎着晃眼的日光,像极了海哥额头上的皱纹。

    雪岱山紧靠日本海,厚重的云层压着海平面,仅剩一条缝隙。海上的水汽随着季风源源不断地飘到大陆,水汽沿着山麓“吭哧吭哧”爬坡,累出一头汗,滴到地下便成了雨。整个夏季,雪岱山都是被雨水和雾气笼罩着,一连好几个星期都见不着太阳,空气能拧出水。

    阳光大概是世上最公平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只要你没有恐日症,都有资格窝在窗台享受一抹日光。太阳散发的光穿越一亿五千万公里来到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生命的希望,却在雪岱山吃了闭门羹。

    阳光是最便宜的资源,却是雪岱山的奢侈品。

    进入十月份,气温开始在零摄氏度的边缘试探。此时山顶之上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的日本海蔚蓝如黛。阳光甩干了整个夏日的潮湿,人也会变得明媚起来。

    天气难得清爽,单杠场整整齐齐晾满了官兵的被子、褥子和衣物,各色衣物随风飘摆,有种魔幻现实主义味道。除了晒被子,官兵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备冬。

    雪岱山地处边陲,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孤岛,唯有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向远方的城镇,像一条脐带为驻守在这里的官兵输送必备的养料。

    入冬后,雪花簌簌落个不停,山路上覆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如同提拉米苏的分层夹心。白雪看上去十分诱人,但秀色可餐的景色潜藏着车辆行驶的危险。如果赶上暴雪天气,官兵扫雪的速度赶不上落雪的速度,唯一的脐带就被剪断了。备冬的作用就是保证大雪封山后官兵不至于顿顿吃水煮白菜。

    今年是海哥备冬的第八个年头。

    海哥的名字里其实没有“海”字。据说,海哥刚到连队介绍自己是上海人,大家惊得嘴巴能吞下一个鸡蛋。上海人当兵少,能分到雪岱山的上海兵更是比天上的太阳还少。为了纪念雪岱山第一个上海兵,“海哥”的名号不胫而走。

    备冬的第一要义是解决全连官兵的吃饭问题,果腹与口感的矛盾并不突出,因此腌咸菜成了首选。

    满载白菜土豆的卡车“吱嘎”一声刹到营区门口,车后跟着从山下就开始聚集的尘土,拐过十八道弯,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山顶。待到烟尘散去,官兵七手八脚开始卸菜。

    海哥最拿手的是腌雪里蕻。雪里蕻纤维高,水分少,价格便宜,十分适合做咸菜。海哥这门手艺经过数代雪岱山人传承,再结合上朝鲜族泡菜风味,辛辣中带一点果甜,别有一番滋味。腌好的雪里蕻鲜咸适口,配上泡了一晚上的黄豆,加肉末爆炒,拌米饭、夹馒头、当卤子……吃一周不重样。

    大雪封山后,蔬菜断顿了。餐桌上的绿色同秋后的雪山松一日秋风一日疏。人类经过几万年的杀伐征战,傲居食物链顶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皆可食之,却始终对吃菜这件事情情有独钟,令人费解。

    为了避免官兵味蕾“造反”,海哥开始变着花样炒咸菜。雪里蕻炒肉末、雪里蕻炒蒜末、干炒雪里蕻……直到餐盘里仅剩刚捞出来滴着水珠的雪里蕻时,海哥也回天无力了。

    人长时间不吃青菜,眼里会冒绿光,整个连队都散发一股霉味。这个时候,烟叶会代替菜叶发挥维生素的功能。烟雾缭绕中,烟丝燃着的星火会驱散心头的苦寂,给人温暖。烟圈很快填满整座房间,透出窗缝飘向远方,远远看去,营区上仿佛冒起了白烟,融进皑皑白雪中,十分协调。

    年末岁尾,雪岱山还有一项“硬核”活动——杀猪。

    每年开春,连队会圈养上两头猪仔。经过一年剩菜剩饭的滋养,两只猪仔吃得膘肥体壮。一入冬,猪开始掉膘,要出栏了。官兵们“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过年。

    雪岱山不缺猪肉供应,两头猪也满足不了官兵口舌之津。但杀一次猪要烧水、捆猪、去毛……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动员程度不亚于一次拉动。

    官兵常年驻守高山,“白天脸对脸,晚上数星星”,寂寞成了最大的敌人。这种封闭的环境里,杀猪是很好的抓手,它能把兵心像石榴籽一样聚起来,给紧张枯燥的驻守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全连上下都重视杀猪这件事。司务长提前一天联系好杀猪师傅,备齐杀猪用的麻绳、脸盆。师傅动作很利索,一刀直取要害。官兵烧热水褪猪毛,开边口取内脏,把猪肉割成条,全连忙得不亦乐乎,整个山顶洋溢着一股烟火气息。

    杀完猪后的一个星期是全连最美妙的一周。炖粉条、卤蹄髈、炒大肠……海哥把猪蹄、猪肘、里脊、排骨安排得明明白白。新鲜的猪肉炖上地瓜粉条,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白泡,五花肉肥瘦相间,晶莹剔透,咬一口仿佛夕阳下沿着山路奔跑。

    海哥做的酱棒骨也是一绝。他继承了上海人嗜甜的传统,卤汁调的赤油浓酱,香醇浓稠,棒骨连着筋头巴脑的碎肉,卤汤把肉炖的稀烂,入口即化。棒骨一上桌便风卷残云,肉净髓光,官兵直呼“不过瘾”。

    味蕾保留着远方深刻的记忆,它勾起官兵对家的思念,也拴住一个人柔弱的心。一锅热腾腾的杀猪菜唤起了乡愁,也缓解了乡愁,“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不无道理。东西南北兵记住了这里的味道,也记住了这里的一切。

    今年是海哥备冬的第八个年头,也是他不能回家的第八个年头。他和战友远离家乡饭桌的温情,是为了让更多人尝到家的味道。他们眼里没有柔软,只有护国守边的坚定。

    海哥还在拍打着他的床褥,“噗噗”声震下几片枫叶,漫长的冬季就要来了。

山顶之上(散文)
遗落梦境的人(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