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庆群谈志愿文学之十八

他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写“志愿文学”

徐庆群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6月04日   01 版)

    满堂/摄

    我和他认识有十余年了。

    我们应该是在博客上认识的。他是通过博客上我发布的“志愿文学”和我联系上的。后来的一天,他突然来到北京,来到我办公室,说也要像我一样在北京打工,做志愿者,写“志愿文学”。因为这事,他在北京的同学专门给我打电话,让我劝他回老家。说他的孩子还小,家境也并不富裕,而且他是一个太老实本分的人,不适合在北京发展。

    他很听劝,在北京呆了几天就回老家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

    五六年后,我在老单位人民出版社发起全国读书会联盟筹备委员会,做全国读书会培训。他积极报名,又来到北京。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在培训的三天时间里,他不仅认真听课还做志愿者,为其他学员周到服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温暖的印象。几个月以后,我们做第二期培训的时候,他又要报名,我们原则上不接收老学员,但还是接收了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全国读书会联盟(筹)副秘书长朱泓帅说,培训班结束后,他最后一个离开,帮助我们主办方做善后工作。更为难得的是,有一天我居然收到他的一张汇款单,说我们做读书会不容易,他要尽一点心意。当然,我没有接受。但是,他的心意是那么滚烫。

    十余年,我们见过三次。

    但是在微信里,我们天天见面。而且,他的微信头像就是他参加读书会培训班时的集体合影。他每天都会给我推送各种文章,与我交流关于文学和志愿服务的话题。当然很惭愧的是,我说得少回复也慢。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世间这样的人是不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想和文字越来越成熟。有一天,我向他约稿,请他写篇书评。他于是写了《走近南仁东——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由于《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是月刊,所以安排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已经编辑完、排版完,正等待付梓。

    4月30日下午2:04,他给我信息:小小老师(作者笔名),今晚我随志愿者们坐车去大别山分发助学物资。您曾期望我写“志愿文学”,争取此行记录点滴。我5月1日上午9:17回复:期待您的文章。劳动光荣。

    5月20日下午1:06,他常常提起的深圳红十字会的器官劝捐员高敏大姐给我信息:妹妹,我们的晓蔚走了。

    ……

    他叫吴晓蔚,一个执着追求读书和志愿服务的人,5月2日晚倒在了大别山扶贫的路上。

    读书人有很多,志愿者也有很多,但是像吴晓蔚一样纯真的读书人和志愿者,并不多。

    他是江苏盐城人,我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盐城和齐齐哈尔两座城市有一个特别姻缘,那便是它们都是美丽的丹顶鹤的故乡。盐城市有一条齐齐哈尔路,位于亭湖区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附近。两座城市,一直都在纪念一位因为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徐秀娟。

    世间的事物,从来不会是偶然存在的。英雄的城市生长英雄的儿女,英雄的民族诞生英雄的精神。

    晓蔚就这么走了,带着创作“志愿文学”的遗愿走的。

    这么多年来,他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但是他坚持在盐城红十字会做志愿者。不仅为弱势群体,还为国家级的读书会捐款,这种善良和纯净,就像浩瀚的宇宙一样闪耀和永恒。他从来不抱怨,不诉苦,他眼里全都是美好。

    他走后,在著名作家王宏甲、志愿者王霞等倡议下,在吴晓蔚生前创建的“开慧书院”里,大家怀念他、缅怀他,4天时间105人奉献了爱心,只为给他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儿子,送去一份关爱。

    今天,我借《中国青年作家报》专栏的一方宝地,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纪念和缅怀一个在“志愿文学”的感召下,走进贫困山区并且长眠于大别山的高贵的灵魂。

    这就是志愿服务和志愿文学的力量。

    遗憾的是,晓蔚没有留下“志愿文学”,但是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最壮丽的“志愿文学”。

    我希望,有人能写写他。

管平潮:用文字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星光不问赶路人
95后杨静媛:写出深度和趣味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诗歌的写作
记忆中的艾草香
野人(小说)
他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写“志愿文学”
用手绘家书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