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尽的
细砂般的星
有颗向我眨眼睛。”
这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写下的一句诗,同时也是剧作家吴泽地的心灵之语——在幽暗之中寻找那一抹永恒不息的亮光。是啊,当一颗星星向他眨眼的时候,就是他开启尘封的心扉,冲破无边的黑暗,踏向光明彼岸的时刻。
吴泽地是文学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非常有造诣的剧作家。他从小就在书香、墨香中成长,甚至家中擦桌子的油纸都是父亲用过的草稿纸。爷爷和父亲不仅教会了吴泽地读书写作,更是向他传递一种不息的文学精神。吴泽地觉得自己尚且浅薄,需要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点一点品位这两位长辈一生创作的文字。吴泽地说:“爷爷和父亲的文字传奇故事,将在时间的隧道里定格在我心灵深处的永恒之处。”
吴泽地从小就喜欢阅读,当一句经典名言从心头划过时,他就忘记了所有的疲乏与烦躁;当他在阅读中获得一刻灵感之时,他就感到拥有了全世界。其实,吴泽地自己阅读并鼓励青年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地获得知识,同时也为了以书香唤醒灵魂。吴泽地非常喜欢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所说一句名言:“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他说自己在书中与智者相识,在书中与自我相知,在书中与他人共勉,在书中与世界对话,在书中与心灵静思。
吴泽地说,他写的作品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绝,而他自己也曾一度陷入深深的迷惘与无奈。工作虽然卑微而艰苦,但是在他看来这不是厄运,不是绝境,而是一个人令人飞跃、攀登与进步的阶梯,“尤其是青年,怎能在温床里缠绵?到高山,到险滩,到苦难的深处淬炼生命的品格”。
吴泽地把自己的打工生涯看做是人生的必修课。几年的打工岁月中,吴泽地见识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与善恶黑白,同时也获得了心性与意志的磨炼。后来,吴泽地入伍,成了一名军人。部队淬炼他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他的创作作品,虽然也有批评声音,但吴泽地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心志,依然写着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文字。吴泽地的剧作富于历史兴衰的深度感和人世冷暖的沧桑感。读者在他的文字里能够感受家国之情怀、人性之善义、心灵之感悟、人生之通透。与此同时,吴泽地还在作品里融入各式各样的人物斗争故事和复杂的人性探索。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写人性深处的故事?”他的回答是:“人性本身就是悲凉,所以不需要歌颂,只需要揭露人性本身就可以。”
吴泽地还非常注重创新,比如在他的《爱情天梯》这部作品里,他创新性地运用了“代角”这一写作模式。他笔下的四位代角,一会儿是吹吹打打的送亲队伍,一会儿又是老辈子,一会儿又是游客。如果按照现实主义,原本需要二十多人,可现在只要四个人。这样的一种创新写法,让剧情变得紧凑而富有悬念,更是让观众感到新颖、有趣味。他的作品没有噱头,没有虚华,大多是内心情感最真挚的流露。正如他自己所说:“笔下的人物故事都是不知不觉出来的。”
吴泽地说,自己不是为了名利而写作,都是随性而作。因为心中对文学的一种深刻挚爱,因为灵魂里对情感的一种执着探寻,所以才有了自己笔下故事的绚丽多彩。这种对文学纯粹的理想,促使着吴泽地不断在作品中注入更多情怀,用文字彰显生命,把生命融入故事,“让那些炫技与辞藻去坐冷板凳”。
吴泽地认为,应该给予青年剧作者更多鼓舞与扶持,“青年是未来文坛的希望,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并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创作的平台,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剧作舞台创造更宽广、更有希望的未来”。他建议青年剧作者要能“耐得住寂寞——潜心创作,远离浮华干扰;守得住纯净——心底无私天地宽,不与世俗相联结;拿得出作品——立意新颖,且要有所坚守、有所见地。文学没有最高成就,要让自己永远保持在觉醒的状态,笔耕不辍、奋斗不息,文以载道,让笔下的文字来追问、鞭挞与沉思”。
中国戏曲学院 谢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