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家的记性不见得比别人好,但我能肯定一点,作家描述记忆的方式比别人好,要不然怎么能当作家?
说个容易理解的作家与作品,让你感受一下。
沈从文过了花甲之年之后,写了一篇非虚构散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标题就是这个标题,特意要告诉我们,他写的是记忆中的事情。
他早就知道,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后来他在抗日战争年月去了云南,住了8年或者9年,那时他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对民俗事件中的文化因素兴趣极高,于是写跑马节跑马的文字不多,写男女青年的对歌很多。他写道:
原来跑马节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在另外一个斜坡边,比较僻静长满小小马尾松林子和荆条丛生的地区,那里到处有一簇簇年轻男女在对歌……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段文字是可以感觉的,轻松和活泼的,也有文化考察的深度,是大家的手笔。
在关于记忆写作的练习课上,我为什么要举沈从文这段文字为例?他是描述事件和书写记忆的楷模,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
顺便说一说,写作练习课是重要的。有些浮躁的写作者觉得它是理论,可以忽略。但它不是理论,而是一种扎扎实实的系统训练。就像你没有沈从文那样的文学修养,你的文字达不到他的高度,这不算丢面子,但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追赶他和其他好的作家。不然的话,你那点天赋会很快用尽。
二
介绍一个关于记忆的练习。
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先用15分钟的时间描述一下自己15岁以前的人生,以便从中选出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
开始写前设定好计时器,能写多快就写多快,请不要停笔,这就叫做“自由写作”。无论脑海中浮现出的内容以什么顺序呈现出来,全部写下来。
随心所欲地写吧。别顾及标点符号和分段,不要停下来检查或评判,也不要问 “这真的发生过吗?”就假设它发生过好了。
第二个步骤:读一遍你写的内容,然后选一件你想深入了解的事情,把它圈出来。也许你可能想进一步探究两三件事情,但考虑到这个练习的目的,请选一件最吸引你的事情。
再用15分钟,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起来回忆这段经历。注意写下你是如何开始回忆这段经历的?
你都想起什么样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感受?
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有什么新颖之处?有什么幽默之处?
从一个形象开始,调动你的所有感官重新体会。尽可能写下所有你捕捉到、体会到的感官细节,来描述这段回忆。
第三个步骤:在描写完这段回忆的所有细节之后,把自己所写的内容再读一遍。注意到以下几点:
其中隐含了什么故事?
这篇故事扣人心弦吗?
其中有关键的事件吗?
这段回忆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这个事件关系到你回忆中的哪个人物?他或她有什么特征?
你在自己身上了解到了哪些先前不曾发现的品质?
你对此有何感受?
你还想发现什么?
现在再花些时间,写下自己捕捉到这段回忆的所思所想。
这个练习的设计者是莫琳·默多克。她出版了不少作品,还在一座城市的写作沙龙和一所大学的作家培训项目中教授回忆录写作。
三
回忆其实就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创作形式。所以,我们会仔细思考我们回忆的事件,为何会出现在我们的回忆中,原因是什么,并且写出来。
回忆重建了我们的身份,重塑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感。于是,从生活中节选一个片段,从回忆中提取一个形象,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甚至也许是无意地、尽可能多地从中汲取营养——即意义。此刻,我们不只是重温那些经历,还试着去理解记忆中的形象和它所蕴含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其实,把那段回忆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加以回味的,正是这些情感。
作为更高一级的回忆录写作,作家是在寻找自己的真相,而不是去判定事实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也许是一段详尽的叙述,一段深刻的思考:我的人生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是怎样发生的?那又是怎样发生的?无论如何,查明事实的真相的确可以挑战我们的自我意识。
这样一来,我们阅读沈从文的《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能不能从普通人的阅读再跨进一步,变成作家的阅读呢?比如,阅读作者的身份认同,阅读他那段回忆中形象和情感的关系,阅读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阅读其呈现人生的方式。
现在,我们再读沈从文的一段文字,写的是他在昆明乡下赶火车进城的路上所见:
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以及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