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牛背驮来的春节(随笔)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7507班 宋杨子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6月11日   14 版)

    七岁前的春节我都是在爷爷的老家度过。记得一到放寒假,爷爷都会让人捎上口信,要爸爸带上全家三口回老家去过春节。选上好天气,爸妈买了一些年货打好包,由妈妈背着,我则骑在爸爸的肩上,先走约一个小时的马路,然后坐上二十分钟的渔船,便到老爷爷的山脚下。这时姑姑早已在此等候,将我放入背篓,沿盘山小路双手不断攀着树草,艰难地背我上山,直到半山腰,姑姑已是汗流浃背。这时,爷爷与他家的老黄牛已在此接力,爷爷将我甩上牛背,一手扶着我,一手牵着牛绳,上路了。

    听话的黄牛不紧不慢将我驮到家里,我的快乐的春节开始了。

    “送灶神”

    爸爸说,在老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腊月二十六,家家推豆腐;腊月二十七,户户磨豆皮;腊月二十八,蒸甜酒打粑粑,腊月二十九,屋里样样有……印象中,每次寒假一回乡下老家,爷爷家就是一番忙碌的景象,男人们打粑粑,沉沉的棒槌声,女人们推豆腐,则哈哈大笑,说说闹闹。

    腊月二十四之前,大人们忙着杀年猪、打糍粑、做豆腐、写对联,我则跟随堂姐去地窖取红薯,帮爷爷去山上放牛,闲时在屋前坪上走高脚,在树丫下打秋千……伯伯给我做了一个扑鸟的鸟套,我更多的时间是去守候,有时一天能扑住好几只麻雀。到了腊月二十四后,爷爷家人手少,有时忙不过来,会把我这个小家伙也用上。

    腊月二十四的晚上,爷爷说,这一天是灶神爷爷上天汇报我们一家一年农业生产情况的时候,这事是不能马虎的,如果得罪灶神爷爷,来年的五谷丰登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凌晨之前,必须把灶台上三个锅子洗净,然后点上灯(用灯草加菜油自制),放上糖和水果,烧点香纸,由我点上1000响的鞭炮,将灶神爷爷体面地送上天。

    “接香火”

    除夕夜是我任务最多的时候了。

    首先,这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必须得坐着,不能睡觉休息。爷爷说,除夕夜坐的人越多,坐的时间越长,就会把地里的杂草坐死。为了减少爷爷锄草的负担,爸爸号召我们都坐通宵,当然最乐意的是我和姐姐。因为我们想做的事太多了:十二点钟之前,我们要照看香火,爷爷说,神龛上的香和灯通宵是不能熄的,这就是“接香火”,不能断。为了完成使命,我和姐姐在火炕边上点上一根香,与神龛上的香同时,等火炕边的香燃完,我和姐姐就轮流去神龛上香,这可是我的独创杰作,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受到了大人们的高度夸奖。

    十二点钟,辞旧迎新,爷爷最看重这一刻,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这时的鞭炮燃放是有讲究的,放的时间不能在十二点前,也不能迟,燃放的鞭炮要连续还不能有哑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爸爸每年都要从熟人那里定制一万响的鞭炮,寓意万事如意,在十二点前爸爸要将鞭炮捧在手上在火炕边慢慢烘一遍。为了抢先炮响,妈妈会提前半个小时把爸爸的手表拿在手上,姐姐则将鞭炮提前五分钟拉开摆在堂屋里。我将点鞭炮的香点燃拿在手上,十二点准时将鞭炮引燃。由于我们全家的高度重视和相互协作,每年的迎新炮声我家总是第一声响起,从无例外。燃完炮后,爷爷便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声说:“响炮,好兆头”。

    “祭梨树”

    接下来,我的任务是“祭梨树”。爷爷小时候在老家旁边栽了四棵梨子树,自从结梨开始,老爷爷、爷爷、爸爸一代接一代都要会“祭梨树”。爷爷说,要想来年梨树接的多,不起虫又好吃,“祭梨树”是关键。现在我长大了,这一神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和姐姐的头上。虽然我读了圣贤书,平时也不迷信,但对这事,我并不排斥,也许是希望万物有灵,大梨树能够在我们虔诚的目光中年年硕果累累。

    “祭梨树”开始前,我和姐姐分好了工,姐姐准备祭梨树的祭品,我则准备敲打梨树的回音棒——吹火筒。

    祭树时的一问一答是不能出错的,爷爷说不能亵渎神灵。我和姐姐祭树前都要进行“彩排”,直到满意为止。凌晨四点,我和姐姐各拿自己的东西,一手拿一根燃烧的柴火棒照亮,姐姐爬上树叉,坐在树叉上,我则在树下摆好糖果等祭品。

    一切准备就绪,我拿着吹火筒在树下敲打,这时一定要用力敲出响声,爷爷说这是唤醒果树,每敲一次,我就问一句:梨树结不结?姐姐便在树上回应:结!

    我又问“梨子起不起虫?梨子大不大?甜不甜?”

    姐姐大声回答:“梨子不起虫,梨子大又甜!”

    一棵接着一棵,大功告成后,我们便高兴地回家向爷爷报告情况。或许爷爷的这种祖传做法真的灵,每年梨子都会丰收,梨子熟时姐姐都会来县城给我们送上满满一背篓的梨子,又大又甜无虫眼。

    “拜新年”

    大年初一早晨,天刚麻麻亮,我便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户,我都会大声说:“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拜年了!”早已等候在家的长辈们便会把我迎进家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我。我则来者不拒,将这些礼物用我的长风衣前角包好,说一声“发新开财”。每拜完一家,我都要把礼物送回爷爷给我准备的大竹筛中,接着去第二家。这样来回穿梭六个来回,我的拜年任务就大功告成了,大竹筛内也“堆积成山”。

    春节真快,每次不经意间就结束了。爷爷说:“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空手回”,所以我们一家每年都定在初六返。初六早上,爷爷早早起床,从他厢房中的坛子里小心翼翼取出100个积存的“玉米蛋”,用布包好放入妈妈的背篓中。100个代表每科100分,爸爸说这是爷爷自养的土鸡,喂养玉米,下的蛋无污染,吃了不仅长身体,而且可以让人更聪明。

    后记

    11岁那年春节,我没有回爷爷家过年。后来听爸爸说,爷爷在山上放牛时摔了一跤,伯伯为了让爷爷安心养伤,偷偷卖掉了家里驮我的黄牛,这也等于卖掉了我的“交通工具”。

    但是,正月里,我收到了爷爷托人给我带的100个“玉米蛋”。

    往后的春节都是和爸妈在小县城过的。年前,妈妈要从农贸市场买回大包小包的年货,摆在房间里,我可以随时享用,但总觉得少了点甜味儿。除夕夜,吃过团圆饭,爸爸妈妈便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我对春晚不感兴趣,偶尔邀小朋友去放鞭炮,虽然爸爸买的鞭炮种类很多,但我玩不上一会儿就觉得无味,回家品尝妈妈买的年货,一个人吃也觉得乏味,干脆躲进被窝蒙头大睡。直到门口传来鞭炮声将我吵醒,我才知新的一年又将开始。

    小城里的春节,没有灶神、没有祭祖……因为高楼大厦,老爸让我少放鞭炮,怕引起火灾;因为邻居陌生,更没有串过门;因为我已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有成堆的作业等我去完成……似乎是为了弥补乡下过年的热闹,初一早上父母派送红包更大方了,但我对红包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13岁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爷爷去世了。

    每年清明,我都会想念爷爷,不知道爷爷在九泉下快乐吗?老爷爷家的四棵梨树结的果还会又大又甜不起虫吗?还会有人在梨树下虔诚地祭拜吗?爷爷的“玉米蛋”还是那样香,那样补身体吗?

    我怀念着那牛背驮来的春节,怀念着“儿孙满堂”的老梨树,怀念着我的大竹筛,我的玉米蛋……

    (指导老师:唐春燕)

牛背驮来的春节(随笔)
手机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