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志愿文学征文获奖作品连载之一

十年守护农村“最美天堂”

李朝全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6月11日   01 版)

    2004年,孤儿出身的作家金兴安在家乡安徽定远县蒋集乡为父老乡亲筹建了一座作家(农家)书屋,被蒋集的莘莘学子誉为人间“最美天堂”,被农民们称为移不走的“知识银行”。

    书屋建成后,金兴安最担忧的是图书借阅管理和更新的问题。

    刚开始时,作家书屋找了一位退休老教师潘老师帮忙。但是借阅图书的师生太多了,年过花甲的潘老师显得力不从心。

    这时,蒋集中学的一位在任青年教师蒋华进挺身而出!

    人是不会被累死的

    华进小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起书。从别人那里借到的一本小人书总是看了又看。有时在厕所里见到一张破碎的报纸,将那张报纸片儿弄舒展开了,都要看上半天。

    在学生时代,华进就渴望有书读,特别喜欢读书。他平时也爱写写、画画。

    1997年,华进大专毕业,被分配到蒋集小学教语文。2004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华进被调入蒋集中学任教,正好赶上金兴安在蒋集筹建作家书屋。

    作家书屋红瓦白墙,光鲜照人,在蒋集乡破败的街道和一片灰暗的房子中间,更是显得鹤立鸡群,格外醒目!

    书屋开馆后不久,因为管理员潘老师身体的原因关门了。学生们每天放学后想要去借书,一看书屋的门是关着的,便纷纷走开了。华进感到了切肤之痛。

    那时学校缺老师,华进要负责教三个班的英语课,还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班级有90多名学生。自己的工作已经足够繁忙的了。学校还安排他担任团委书记,同时负责远程教育管理。华进的心里在翻转着。

    父母从小就教育华进,人没有被累倒的、累病的,只有闲出病、闷出病的;农村长大的孩子从来就不惜力,年轻人更应该多干一些;做人不怕吃亏,凡事不能太计较。

    父母的教育深刻地影响了华进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教学中,他从不吝惜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无论吃多少亏,无论受到多少委屈或误解,他都照样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他决定接过图书管理员的职责。

    ——人是不会累死的!多添一副担子、多做一点事情,真的没什么!浑浑噩噩是一生,多干一些也是一生!说做就做,他当即去找学校的杨校长。杨校长喜出望外。他正在为作家书屋一直关门发愁呢!“蒋老师,你确定要志愿兼职管书屋吗?”“是。”华进回答。“你吃得消吗?你现在的教学任务已经不轻了!”杨校长关心地问。“没事,咬咬牙就能挺住。”华进说。“而且,书屋管理员纯粹是义务的,没有报酬。”杨校长又加了一句。“杨校长,我不是冲着报酬来的。这书屋一直关着门,实在可惜啊!”华进提高了音量。“是啊,我也感到很心疼。而且,对金兴安老师和乡政府领导也没法交代啊!”校长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蒋老师,我相信你,书屋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华进为自己争取来了一份义务工。书屋重新开放了。每到下午放学后,书屋门前又排上了长长的队伍。

    女儿要是留下疤……

    开始时,华进一个人负责登记和取书、收还书。全校要借书的同学每次都超过一两百人。每个人一次可借两本书。学生们读书的热情特别高涨。这个喊:“蒋老师,我要借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个喊:“蒋老师,我要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叮嘱:“蒋老师,蜡笔小新的漫画要给我留着呀!”那个叫嚷:“蒋老师,马小跳不要借给别人啊!”

    华进一面大声回答,一面要同学们安静安静,一面还得继续埋头登记,总是忙得满头大汗,根本无暇他顾。这样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得想想办法!

    经过一番思考,华进琢磨出了对策:要改变借书方式,学生不要每个人都跑来书屋借书,可以安排一个班级由班主任或者语文老师带两个学生代表来借书。班上同学分别需要什么书,登记好了,写在一张单子上,交给老师到书屋来统一取书,然后再由其和学生代表送到教室里,分发给借书的个人。华进又找了学校学生会,请他们派人来帮忙。

    就这样,每天放学后,就有三名学生会干部帮助维持秩序。全校十七八个班级,每个班派两名学生,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提前统计登记班上同学打算借阅的图书,然后拿着这份书单到书屋去统一借书。

    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分三个时段,不同年级放学的时间稍稍错开,前后相差有一小时。这样,放学后,在书屋门口排队借书的师生就不必排成长龙了。

穿行在父亲魏巍的资料中
家书唤醒了我美好的回忆
校园诗歌创作“圆桌论”
那些有关信仰的书信
作家的记性比别人好吗
某一瞬间,你会发现父爱的厚重
“石器时代”的童年
十年守护农村“最美天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