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浮躁的时代,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能认同。我始终相信,信仰是存在的,它深藏在人们的内心,或许并不易察觉。我们的确面临浮躁的问题,但内心依然会本能地渴望纯粹、有精神信仰的生活。比如今年五一上映的影片《雪暴》,讲的是森林警察韩晓松在冰天雪地与悍匪搏斗,不幸牺牲,他的战友王康浩拒绝了悍匪的诱惑,为了正义和真相而战斗的故事。恶劣的环境中,支撑他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将悍匪绳之以法的,不就是内心深处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今年恰逢我们党的98岁诞辰之际,我想起父亲给我讲过的,他入党的故事。
那是在他们上山下乡的时候。父亲说,正直和气的杜红军一直让他感到很奇怪,为何一个跟他们一样的男知青,怎么就会有种不动声色的号召力呢?杜红军似乎一直有种说不清的魅力——凡是他说的做的,一律会在他们那个小集体里形成风气;无论他们在做什么,只要杜红军一出现,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留心他的言谈举止。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一天傍晚突降大雪,凛冽的寒风把窗户吹破,大家找不到工具修补,只胡乱用纸挡着破洞,不让雪灌进屋子。有人说,今晚谁要挨着窗户睡准会被冻死。杜红军却主动把铺盖换到了窗户边上,早起顶着白花花的头发和眉毛,还笑着跟大家打招呼。一次杜红军在发烧,脸颊已经泛出不健康的红,但他仍义无反顾陪老乡去雪中寻找走失的一只羊,回来就一头栽倒在地。父亲看着心疼,私下和杜红军聊天时问他为什么这么拼。杜红军微笑着说,也没有啦,我是党员。自此,父亲对党心驰神往,通过杜红军介绍,在回城后通过考察并光荣宣誓入党。
有关信仰的记忆或许会来不及拷问,就已经被封印在历史的陈列中缄默不语。但我相信,它终会用一种水滴石穿的方式,破心门而入,唤醒我们的记忆。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因为昨天的信仰和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并激起深沉的回响。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无数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也正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着我们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事实上,中国梦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土地上,从未缺席。在我们青年文学爱好者的作品里,有真实的生活,有真实的中国梦,更有对中国共产党真实深刻的记忆。
龚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