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父亲的戏迷人生(随笔)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生 张晓奔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8月13日   13 版)

    尔一/绘

    周末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听到一阵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和锣鼓的伴奏。不用猜,我知道这是父亲的“百姓戏台”,又在上演好戏了。

    说起来,父亲对戏曲的痴迷,从他童年时就开始了,那时逢年过节,周边村子常有戏班子来演出,他年龄太小,独自不敢走远路,常央求爷爷带他去看戏,像《秦香莲》、《打金枝》、《卷席筒》这类传统的戏曲,他反复看了多少遍都不厌倦。很多次,演员在台上声泪俱下表演,他入戏太深,也会在台下不停地抹眼泪,由于反复看过很多遍这些经典的戏曲,时隔多年以后,父亲还能准确背出很多剧目中的戏词。

    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戏班子几乎在农村绝迹,父亲也开始在电视里看戏,却总觉得不如现场看戏过瘾。有一段时间,他在省城一处建筑工地打工,那里附近有个茶楼,时常有戏班子来唱戏,他为了能进去听戏,几乎天天去喝茶,结果等到工程结束时,别人都赚了不少钱,父亲的口袋里却所剩无几,大部分都付了茶钱。这件事不但惹得工友们笑话,连母亲也责怪他,毕竟父亲的收入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父亲也为此自责,以后就很少舍得花钱去看戏了。再后来,他为了赚钱养家,先后辗转了许多地方去干活,直到家里的经济状况渐渐好转,他才停止了流浪的脚步,回老家开起了一家小超市。生活安稳下来,父亲又开始痴迷于戏曲。最开始,他时常去公园的露天广场,那里不时会聚集一些戏曲爱好者,他们自唱自演,自得其乐。父亲有时也会唱上一两段,抒发心中对戏曲的热爱。

    有一年秋天,外面一连好几天都在下雨,父亲又想听戏了,在家里急得团团转。这时,正巧一位戏友打来电话,也说在家里很无聊。父亲灵机一动:“你叫上几个老朋友,都到我家来!”没多大工夫,几位戏友一个个冒着雨都来了,父亲的小屋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一起吹拉弹唱,十分尽兴,不知有谁感慨了一句:“再过些天,外面就冷了,咱们更不能到公园去唱戏了,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时不时让咱们过过戏瘾,那该有多好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帮朋友离开之后,父亲绕着家里六间宽敞的正房转来转去,决定把其中两间房子腾出来,专门让大家来唱戏。想到就做,父亲很快把屋里的东西搬到了西厢房,又仔细粉刷一遍,先后添置了音响、乐器,一切准备妥当,他才给戏迷朋友们一一打电话,大家都为父亲点赞,老伙伴们很快就约定,每周三和周日,都到我家来唱戏、听戏。

    如今,父亲的“百姓戏台”已经办了三年多,日常用于添置设备、请大家喝茶等大大小小的花费,几乎花掉了他经营超市一多半的收入。刚开始,我对父亲的行为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父亲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就连曾经痴迷于打麻将的母亲,也加入了到了父亲的队伍中,跟着学起戏来,看到父母开心,我也为他们开心。

    戏曲是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父亲搭建的这个小小戏台,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也给更多的人带去了精神上的享受,愿父亲的戏迷人生,能够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记忆中的看琼剧(随笔)
父亲的戏迷人生(随笔)
根根咸菜香(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