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志愿文学征文作品连载之三

梦圆北京城

潘玉毅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8月27日   10 版)

    宋宝颖/制图

    老知青朱元华喜欢历史古迹,故宫博物院是他的理想去处。老人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到一处,都会将沿途见闻记在本子里。他乐呵呵地说:“这次来的每一个地方我都要写下来,回去好说给别人听。”

    在故宫参观时,朱元华想起那段八国联军侵华的屈辱历史,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八国联军太不像话了,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一定要跟他们拼命……现在国家强大了,决不允许外国侵略者再在我们的土地上任意践踏。”说到动情处,朱元华不由得哽咽起来。这情状,让人想起辛弃疾的几句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名志愿者见状,递给老人一张餐巾纸,并在一旁安抚他的情绪。

    喜欢听戏的朱春芬在实现了颐和园的戏台梦后,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将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尽收眼底,老人激动地挥动着手中的小红旗,心底的喜悦让她一时词穷,只是不住地重复着:“圆梦了,圆梦了!我的北京梦圆了!”

    七人之中,最萌的是80岁的王承林,他就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每次拍照都要歪个脖子,比划剪刀手,在鸟巢,他还摆出各种造型,和每一个福娃合影。

    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王承林也有一个“好汉梦”。关于“要不要去长城”这个问题,几个志愿者始终犹豫不决,因为以老人们的年纪和身体,爬完全程是不可能的,要是累倒就不好了。最后钱海军拍板说,既然老人有这个愿望,我们就该带他们去完成。哪怕到了长城,只爬一个台阶,他也高兴啊。3月3日,居庸关长城之上,王承林老人惬意地吹着习习凉风,南京的侄媳妇打来电话问安,老人自豪地说:“我告诉你,我登上长城啦!你放心吧,钱海军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我非常开心!”

    与王承林拥有同样梦想且在同一时间实现的,还有老党员孙宏飞和他的老伴胡菊仙。

    20多年前,孙宏飞夫妇的独生儿子因车祸去世。20年来,一提起儿子,他们就止不住地落泪,甚至都忘了上一次开怀大笑是在什么时候。直到两年前,志愿者走近他们身边,让他们慢慢地走出了丧子之痛。夫妻俩在长城边上的合影照上,眉眼间流露的那股圆梦后的满足,便是这种转变的最好见证。

    沈成仁是所有老人中说话最少的,他的愿望也是所有老人中最简单的。他说去北京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脚能站在北京的土地上,眼睛能看一眼北京就够了。这一眼,从天安门的升旗仪式看到颐和园的古老戏台,从故宫的皇家宫殿看到居庸关的山峦叠翠,贯穿了北京之行的始末。返回的前一天晚上,他们还夜观鸟巢、水立方外景,让欢声笑语定格在了一张张的相片中,也深深地镌刻在了老人们的记忆里。

    美好的人就和美丽的风景一样,总是特别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3月2日,《北京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雷锋精神让城市更温暖》的评论文章,对钱海军等志愿者的行为进行了肯定,认为这是真正的学雷锋。随后,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慈溪女孩史嘉妮得知此事,坐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志愿者和老人所在的酒店,送上了清华大学的专属纪念品。她说她要向钱海军学习,做一个内心有爱的人。

    虽然北京圆梦之旅总共只有短短的5天,但这5天并不轻松,志愿者们既当保安又当保姆,对老人的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晚上老人们睡下之后,志愿者还要聚在一起讨论第二天的行程,以确保老人们既能玩得尽兴,又不会太累。

    有他们的陪伴,老人们欢声笑语不断;有他们的陪伴,旅行的时光与任何一段时光没有差别,却又是那样地天差地别;有他们的陪伴,五天很短也很长,长到可以回味一辈子。

    其实,有的志愿者也是第一次到北京,但因为带着老人,并不能尽兴地玩,但他们仍觉得很有意义。随行医生陈新桥坦言,当初来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压力很大,“但是钱师傅信任我,把老人的健康任务交付给我,我就要把这个责任担起来。”

    圆梦之旅的后半段,“圆梦团”成员走到哪里,都有人认得他们。游客们看到这群乐天开怀的老人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走过来向他们问好,有的还提出要与他们合影。游玩故宫的时候,巡逻保安也一眼认出了他们,特意推来一辆轮椅,让走累的老人能够歇歇脚。

    一路上,也有人问志愿者,为什么要组织参与这样一场吃力不讨好的活动,志愿者的回答不尽相同,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的回答又是何其地相似。

    钱海军的回答是,让老人如愿,是所有志愿者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唐洁的回答是,这些老人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他们快乐我也快乐,就这么简单。

    陈冬冬的回答是,希望把善意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愿他们也能多多关心身边的老人。

    李娅娜的回答是,通过这个事情,为家里的孩子做个榜样,让他知道,这个社会需要爱心,需要正能量。

    ……

    这个世界,坏人各有各的坏法,但好人总是相似的,他们大多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心。所以说,有志愿者的地方,到哪都是故乡,到哪都像是回家。

梦圆北京城
我们的“娘家人”来了(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