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永远的“物理班”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9月03日   01 版)

    “现在是高三,我们在物理班。”

    这是刘嘉俊《物理班》一文结尾的一句话。1999年,刘嘉俊以《物理班》获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免试直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科基地班学习。那一年,和他一起获奖的还有韩寒。

    这一年,刘嘉俊19岁。

    2019年8月23日晚,阅文旗下品牌作家助手发布微博:“讣告:网络文学著名作家、阅文大神作家格子里的夜晚意外离世。”

    格子里的夜晚,乃刘嘉俊也。格子里的夜晚,停留在了永远的“物理班”。

    “惊闻噩耗,不胜悲痛,”网络文学作家管平潮发圈致哀,“格子里的夜晚是起点第一批白金作者,当年也是从萌芽里走出来的。2005年就加的好友,真的比收到网上其他什么名人去世的消息,更来得震惊和悲痛。可能大众只看到极少数金字塔尖的网络作家的风光,却忽视了最广大网络作者的坚持与辛苦,甚至是危险。赚的都是辛苦钱,或者辛苦也赚不到钱,一声叹息各位同仁保重,继续平平安安地向前走!”

    “写作,爬的是格子,耗的是生命。”女作家蒋胜男如此感叹写作之艰辛。

    有不少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手中都藏有《物理班》。

    在《物理班》里,“我”和女孩“莹”在物理课上相识,共同度过一段波澜不惊的高三岁月后,决定在高考前分兵突击,最终在同一所大学里会合。运用物理学原理就是“虽然路程不同,位移是一样的”。

    刘嘉俊的这篇青年佳作,虽是青春小说的经典,但其故事平淡如一首歌,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我以为语言上的“物理”色彩,学科词汇的合理运用是突出亮点:

    我们用“不要和化学班讨论动量守恒”代替“对牛弹琴”,据说在历史班的版本是“不要和研究两个球怎么撞的人说农民起义”。“不要推我”成了“不要对我做功”,“小心我把你扔出去”成了“小心我让你做平抛运动”……每个班都有些能把学科特点联系到任何东西上的高手,物理班是莹。

    她问我喜不喜欢梁咏琪的歌,我说听过但那首《自由落体》里既没有加速度,又没有高度或者末速度,因此不知道她和我是不是同一个星球。她笑了,很透明的笑容。

    8月24日是一个普通的周末,这一天,这一刻,不少青年学生默默地翻出《物理班》,静静地重新阅读《物理班》,以此希望嘉俊在天堂里,和“莹”一起做永远的吟游诗人和罗伯特·卡帕。

    上一期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发表了一篇文学评论的刘天宇,在他的朋友圈里写道:“沉痛哀悼,说起来刘嘉俊《物理班》是我新概念的入门作品。”

    有写作天赋的00后刘天宇,是一名沈阳的学生,他已连续参加了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今年1月获得A组(应届高三及高二学生组)一等奖。

    “每届三个组别全国共有63名一等奖获得者,今年这一届辽宁就有4名一等奖。这是前所未有的。”刘天宇已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成为嘉俊的学弟”。

    “在新概念最火的时候,许多人选择加试物理科目,就是因为读了《物理班》。”不知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但喜欢“物理”,又偏好文史的学生确实不少。这也符合人才的全面培养、文理不分科的教育趋势。

    北京四中高二学生董心诣就是一名物理特长生,也是一名文学青年,此前已在《中国青年作家报》等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她没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经历,但因为“物理”的缘由和对写作的爱好,刘嘉俊的《物理班》成为她钟爱的作品之一。董心诣刚刚参加了在杭州的物理集训,并以她的视角为《中国青年作家报》写来了集训手记。

    文学的萌芽需要细心呵护,青春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

    格子里的夜晚在网络文学历经20年发展,迎来繁荣之初时的突然离世,再次让我们感悟到文学之荣耀与神圣,文学之艰辛与苦难。

    刘嘉俊先后供职于《萌芽》《上海壹周》《文学报》,后成为一名上海的网络文学作家。刘嘉俊也变身为“格子里的夜晚”。2004年起,他开始以笔名absolut在起点中文网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数字生命》、《时光之心》、《完本之王》等。其《数字生命》一书人气很高,被起点评为白金作家(起点最高等级签约作家,亦称白金大神)。

    格子里的夜晚的作品更多是在网络空间展现,他的写作更多是在不眠之夜完成。他的人物诞生在虚拟世界,他日更万字,时有通宵达旦,且十几年如一日,可以想见“格子里的夜晚”,他的生活抑或是寂寞孤独,他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舒适和富有。

    这些年,似乎没有人再提起现实中的《物理班》和刘嘉俊。

    据作家@纷舞妖姬在微博透露的消息称,网名“格子里的夜晚”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但因独居家中,10天后才被发现。

    “现在是高三,我们在物理班。”不再为考试和分数担忧的嘉俊,生命定格在永远的“物理班”。

韩光:读书和写作是我一生的追求
永远的“物理班”
在太行农事中长大,或者老去(随笔)
蒋子龙:年轻的创作者要守住笨
那些期待与梦想,我们再也没有青春去呼应了
张皓宸:写作是一个不断推翻的过程
鲲鹏飞出培养皿(小说)
约会(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