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志愿文学征文作品

做这事儿,哪需要什么意义啊!

张梦祺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9月17日   10 版)

    “我有满腔热血,他们能暂时温暖,就够了!”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没有多好的家境,没有多好的成绩,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是谁,是你?是我?是我们千千万万中的一个?不得而知。

    他在上大学之前,对于“志愿者”这个词,从来都是只闻其声而不知其意,只不过会在新闻上偶尔看见罢了。

    唯一勉强还算的上志愿经历的,不过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指挥交通。

    说的再详细一点,就是规劝行人不要闯红灯、在指定位置等候。

    一开始他还很新奇,和同学们有说有笑的,过了一会儿他就厌倦了。或许是太阳太烈,或许是行人不停地询问:“你们干这个有什么用啊?”或是看到一辆电动车不听劝阻地飞驰而去。

    那时的他还不明白,只觉得不停地和陌生人解释很烦;天气好热,站得好累;他们都不听我说的话,做这个有什么用呢。

    不怪他年龄小,这些想法,总是自以为“正常”地冒出来,这时候,总得需要点什么把它压下去。

    偶尔看新闻时,他发现了这个能把自己的想法压下去的东西,但他无法像书本里那样给这个东西下一个定义,具体是什么,他并不知道,只是明白那种东西出现的一刹那他会升起满腔热血,这所有,都源自那一系列新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

    一幕幕天灾的场面在眼前闪过,除了悲伤还是悲伤。他看到了一队队志愿者,迅速赶到灾区,有的带来了应急的物资,有的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创伤修复。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但相同的是,在这一刻,他们的心里无怨无悔。

    他们的到来,给灾区带来的不仅有帮助,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越来越少的温暖。

    那是一种萍水相逢,我愿付出一切的温暖。

    那是一种未曾相识,你却像我失散多年的老友的温暖。

    那是一种你问我为什么,我却说没什么的温暖。

    那是一种渐渐被更多人理解,并且参与进来的温暖。

    上了大学之后,他对这一特殊的“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无怨无悔。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他没有进入高薪的企业,也没有安安稳稳地当个小公务员。他放弃了一切一切,来到一个山区——一个具有所有山区缺点的山区,贫穷、落后,不只在物质方面,更是在观念上。这里的人不会以学习为重,有些人觉得会写自己名字就够了,吃穿全靠那几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们的一生。

    他来到了这里,带着理想,带着爱。

    父母很是生气:“你去那里有什么用,什么也挣不到,你的未来怎么办?你凭着什么去那里支教?”

    同学朋友们不解:“你又不能改变那里的现状,做这些干嘛?完全是无用功。”

    就连山区的孩子们都困惑:“老师,你来了,又会走的,最后还是不会改变我们的命运的。”

    他说:“我有满腔热血,他们能暂时温暖,就够了。”

    是啊,雨水浇不熄心中的火焰。只要满腔的热血在,孩子们的希望就在,这就是他的志愿所在,这就是他心之所向,这就是志愿者的意义所在。

    而他们这一群人,却总说:做这事儿,哪需要什么意义啊!

走不出去的小山村(小说)
做这事儿,哪需要什么意义啊!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