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之前,我本来是很不喜欢数学这门课的。可是因为中考数学占总分里的150分,就免不得用恭敬的态度对待它。数学无趣,可是高一的数学老师却非常有趣。
费老师一副标准的高中数学老师模样。一年四季似乎雷打不动的暗纹格子翻领衬衫,灰黑色的西裤一定要配着皮带,拉得越高越好,脚上蹬着一双休闲皮鞋。
高中生活伊始,数学以“代数”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基础知识和一些例如“秦九韶算法”等等奇怪的知识点都一齐向我扑来,让我难以招架。
第一次月考很快来临,那一次数学我考了78分。
印象深刻的78分。
说来印象深刻,一是因为分数实在太低。满分120分的数学试卷得到78分实在不是个光彩事。二是费老师的态度着实令我印象深刻。
月考完总有家长会,家校沟通、了解情况。初中时,对家长会总是又爱又憎。因为语文和班主任老师会夸我作文写的棒、表现好而爱;因为数学老师总是说我态度认真,但就是成绩一般而憎。并非是恼老师说我成绩差,而是希望老师换套“说辞”,哪怕把“一般”换成“还好”,能让父母觉得我是在努力与进步。
住校的高中生活,周五晚上的离校时光总是相对轻松。爸爸妈妈接我,本以为见面就会说起家长会的事,结果谁都没提,让本就惴惴不安的我更加疑惑,我默默思考:回家后,他们将会怎样开始这次有关家长会的家庭会议呢?
“费老师说你适合学数学。”
一到家,我就从妈妈口里得到了一个从未得过的评价。自己愣一下,大脑飞速旋转:到底是老师说错了对象,还是费老师为了保护我脆弱又可贵的“屡败屡战”学习态度而说出的善意谎言?
当时自己刚脱离初中青春期不久,还有点好面子。“那当然,我对数学可认真了,很有信心的。”“高中是不一样哈,费老师还夸你数学学得好来着,虽然这次是78分,让我们不要讲你,还让你有问题多去找他。”妈妈继续说。
自己表面上“岿然不动”,实际内心早已“泰山崩于眼前”。
这是我考过记忆中最幸福的一个78分。
“爱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从回校的新一周开始,竟然觉得费老师说什么都对,我听他讲什么都记得住。虽然天资愚钝,但有这么大的学习热情,又付出极多的时间与努力,我的数学成绩终于提高上来,成为家长会上数学老师的表扬对象。
当时甚至觉得,我是个适合学数学的人了。
2016年的暑假很快过去,暑假的分班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二,我知道数学成绩帮了我很大忙。悠长的高二高三时光,即使费老师不再教我数学,即使数学难度增加,我也再没有对数学有过畏难情绪。
高考离校前一天晚上,班上同学都在找老师在班服上写字留念。王老师在班服上写给我“数学轻松130”,虽然我最后高考数学成绩128分,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但是用王老师的话说“算对得起自己高中三年,没白学。”
高中我的两位数学老师,费老师和王老师,都是非常温和、真挚的人。离开高中一年多,再想起两位数学老师的一言一行,仍旧很幸福。为人师者,心中总有一位能够自我控制的神,看到我不尽如人意的分数,他们会生气会愤怒,但是他们总愿意把我当成一名能优秀起来的好学生。他们对于我的启迪和熏陶,一直带给我一份无可名状的安慰与支撑。
“我不是个坏孩子,我只是个数学不好的孩子。”初中这句深深刻在日记本里的句子,终于可以在高中三年的历练后抹去它原本的卑微面目。
“我是个可以把数学学得很好的孩子。”
“我是个可以把数学从78分学到130分的好孩子。”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秦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