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缝纫机的故事

北京市八一学校初二(6)班 尹贺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1月14日   14 版)

    走进国家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一件一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被称为“话匣子”的老式收音机;当年可以听流行音乐的卡式磁带;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的手摇电话机、二八自行车、粮票、布票……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走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了物品中的“爷爷奶奶”。可他们那满身的“皱纹”却依然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传奇的经历,细细诉说着那燃情奋斗的岁月。忽然,我的目光被一台脚踏缝纫机吸引了去……

    在去国家博物馆之前,我是没有见到过真实的缝纫机,但是姥姥给我讲了我们家缝纫机的故事。那是20世纪50年代,姥姥还小,家中没有缝纫机,缝制衣服全都要靠太姥姥用一双手一针一线的去完成,后来太姥姥老了,姥姥接过她手里的针线继续缝制,做一件衣服要花一两天的时间。姥姥想买一台缝纫机,但那时缝纫机价格昂贵,家中光景惨淡,迫使姥姥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只能继续穿针引线,几毫米几毫米的手工缝制,那一台梦想中的缝纫机似乎遥遥无期!草木菀枯,时光流逝,窗外青葱的绿退成枯槁的黄,又覆上皑皑的白雪,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家终于有了第一台缝纫机。你可别小看了它,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大件儿”,姥姥兴奋不已,视作珍宝一样,小心谨慎地使用,还专门买了一块布用来遮盖它,防止磕碰和落灰尘。姥姥知道,用缝纫机做一件衣服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有了这台机器,全家人可以穿戴得更加整齐了。

    那是一台极普通的缝纫机,说它普通是因为和其他缝纫机没有任何区别,银白色的机头,黑亮色的机身,下面有一个黑色的金属踏板。使用时,双脚放在上面,一前一后地踩踏,机身带动轱辘转动,发出“哒哒哒”的声响,随着针头上下跳动,不一会儿就把两片布料缝在了一起,再过一会儿,一件崭新的衣服就“诞生”了。母亲从小到大的衣服全是用这台缝纫机做出来的。当时家中人多,光母亲姐妹就有6人,全靠这台缝纫机做衣服。姥姥每天从早忙到晚,又要喂猪,又要做饭,又要缝洗衣服,若是没有这台缝纫机,不知道会累成什么样子,也正是靠这台缝纫机和姥姥勤劳的双手才使母亲姐妹6人衣装整齐长大。姥姥每每讲到这里,眼中总是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听完姥姥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深夜姥姥那清瞿的身影专注地坐在缝纫机前,她一手把着缝纫机,一手摁着布料,两条眉毛拧成了一条线,鼻翼微微翕动,脸上的皱纹里似乎沁出汗珠,时而抬起头,那里似乎是她生命的全部。灯光是那样温暖和煦,给她的背影勾上了一条金边,脚下踏板传来的“哒哒哒”似乎也在为她赞美……

    姥爷说,姥姥当时是村里的能人,因为姥姥会使用缝纫机,而当时会使用缝纫机的人并不多。因此每到过年时,邻居、亲戚、朋友也会拿着布料让姥姥帮忙缝制花布衫、蓝裤子,而姥姥也从来没有推脱过,总是乐此不疲地帮人缝制。姥姥也记不清这几十年来用缝纫机缝制了多少件衣服。

    我抬起头,看着博物馆里的缝纫机,想象着那时的人们听着“哒哒哒”的声音、期待新衣服的“诞生”该会有多么激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现在缝纫机已经从千家万户走入了博物馆,现在的人们已经不需要缝纫机来缝制衣服了。但是我还是常常会听到姥姥念叨那台跟了她几十年、为人为己缝制过无数件新衣服、给人们带来无限幸福的缝纫机。小小的缝纫机是姥姥心底最珍贵的物件,也是最深情的怀念。

    缝纫机见证了姥姥那一代人当年为着美好明天而努力生活的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向我们讲述了她们艰苦奋斗的勤劳不息的故事。小小的缝纫机是最鲜活生动的教科书,它承载着无限厚重的历史!

    而姥姥那一代人辛勤劳作的身影、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是最美的样子,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发扬,立足新时代,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读书,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我只经历了七分之一多一点,却是最好的时代
缝纫机的故事
讨人喜欢的“黏人小弟”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