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到老家,晚上围桌就餐,母亲端上一钵热气腾腾的菜汤。母亲知道我爱喝汤,盛满一碗递给我,接过菜汤,我喝了一口,却是别样的滋味,青青的,带点草味儿,再品味在嘴里,感觉还有点苦味儿。
我一时想不起那是什么菜汤了,叶子青嫩,浮出汤面,色泽清纯,香香的,带有苦味,我连喝了好几口,却没有喝出是什么菜汤。
母亲看见我疑惑的样子,脱口而出:那是苦斋汤啊,怎么就忘记了哇?我怕你嫌苦,用开水泡洗了,但保持了原味……原来是苦斋做的汤,那是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菜了!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粮食不够,母亲常常到山地里摘些苦斋回来煮给我们吃。苦斋,是伴我成长的主食粮,在我身体的骨肉里留有苦斋的成分,它是我人生中最深的记忆。
苦斋生长在灌木丛中、山野路边、草地土坎上,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苦斋。苦斋的顽强生命力,嫩绿的身姿无不在诠释着一种原生态的美感和质感。它虽味辛苦、微寒,却不失为特殊风味的好食材。
苦斋味苦,但味道独特而清香,像榴莲一样,它最初被品味所拒绝,入口后,它被味道所吸引。苦斋属于美味中的野菜,农村人一般都会选择青嫩的叶子来做汤或猪肉小炒,也有素炒油炸的。在夏天,苦斋被用来炖汤,既清澈又健脾,能滋养脾脏,滋养胃。中医认为,苦斋是苦寒,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毒的功效。
苦斋味苦,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有苦味的东西,但大人们都喜欢吃苦瓜一类的菜,尤其是苦斋。父亲说,苦瓜与苦斋有其共同的功能,都能清热益气,降火消暑,清肝明目,对人体的益处很多。
回忆起吃苦斋的日子,即感到亲切又辛酸。1970年代初,我正上初中,家庭人口多,粮食少,饭量大,经常难于填饱肚子,母亲在生产队下班后就到山沟里去摘苦斋,回到家后把苦斋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去煮几分钟,捞起来后拧干,把苦味去掉,将苦斋切得细细的,碎碎的,接着倒进半斤大米到锅里,煮成坯状的苦斋米粥,一人一碗,吃得津津有味。苦斋米粥可口,苦中带甜,味美香醇,我三下五除二,一碗满满的苦斋米粥不消两分钟被我吃得精光,可我吃完一碗还想吃一碗,贪婪地望着碗里的粥,又不忍心吃,因为妈妈和姐姐还得去生产队里劳动,她们没吃饱,怎么下地去劳动啊?我把苦斋粥推给了妈妈,对妈妈说,妈,姐,你们要下地劳动,还是你们多吃点吧。母亲听见后,把粥推回给了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儿子,你念书辛苦,正长身体,你们要吃饱啊……”
从那次以后,我便喜欢上了苦斋菜,越吃便越发觉它的神奇,不仅能增强食欲,还能治冻疮、祛湿排毒。苦斋菜味道虽苦,但却格外清爽,还有着如此惊人的功效。
此后,苦斋伴饭是家里的常食,我放学回家去放牛,也会采摘一些苦斋回来,洗干净,交给母亲煮汤,做菜吃。时间久了,苦斋伴饭吃腻了,改吃红薯丝伴饭。过了好几年,农村改革,分田包产到户,我家分得了两亩水田,父母种上粮食了,到了收谷子的时候,吃上了白米饭,从此告别了吃苦斋的历史。
岁月无情,时光易逝。从农村到城市,不知不觉离开老家三十多年了。遗忘了多年的苦斋菜,当下却在城市的酒店饭馆成为抢手菜,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
晚上,一碗新鲜的凉拌苦斋端上了餐桌,好奇的我便忍不住停筷,囫囵吞枣般把一大碗苦斋莱一扫而光。母亲看见我如此狼狈的样子,笑呵呵地问:“年轻时吃的苦斋,与现在吃的苦斋有没有不一样?”
我琢磨着,有苦尽甘来的味道。
是啊,吃的是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生时期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儿时,在奋斗的日子是苦的,而今经历了时光的打磨后,才懂得苦到极致是甜的,见证了不见风雨怎见彩虹的道理。
怀念过去的岁月,却真有苦尽甘来的感觉,我将更加珍惜今后的生活。
责任编辑:谢宛霏
江西遂川县公安局 梁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