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孝德文化,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散文)

重庆女高2019级中韩国际班学生 唐宇佳(16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6月09日   14 版)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诗人笔下的的潇湘,是一幅画,是一本书;而我老家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孝德文化,绝对是潇湘画图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章。

    我的老家是幸运的。这里是中国首个“德”文化之乡。孝为德之本。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以帝王名号命名的千古名山——舜皇山。舜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被后人尊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南巡曾长期驻跸东安,教化当地百姓耕种、纺织、狩猎……自此,在这片清朗的土地上,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团结和睦蔚然成风,孝悌文化代代流传。

    我的老家是幸福的。这里以国宴名菜、八大湘菜之首的东安鸡而享誉海内外。东安鸡香浓气醇、肉嫩骨脆、酸甜香辣的特点,令世人胃口大开赞不绝口。它全部取自当地的子鸡、花椒、米醋以及秘制的卤料,整鸡烹煮后切成八大八小的鸡块。这八大块中,头、尾、鸡胸是孝敬给长辈的,而鸡翅、鸡腿则是留给小孩吃的……这种尊老爱幼的好习惯风行至今。

    我的老家是血性的。这里是全国首批武术之乡。这里全民习武,人人都懂得一点拳脚功夫,武林人才辈出。“百孝善为先。”东安武术推崇“习武先修德”“不打第一拳”。习武者以师德至上,武德为先,传技授艺,强身健体,形成了尊师重教、不欺师灭祖、不恃强凌弱、不欺软怕硬的光荣传统,使东安武术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武德流芳,为人景仰。

    我的老家是安宁的。东安取自东方安宁之意,孝老敬老是本分也是担当。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乌饭节”,家家户户都会蒸乌米饭给老人吃。有子女孝敬父母的,有儿媳妇孝顺婆婆的……平时,当地人在参加亲友酒宴时,鸡鸭鱼肉、糖果都会打包回家,为家中的老人及小孩改善生活。此外,尝新节、冬至敬老等等,都与孝有关。

    我的老家也是包容的。古往今来,这里人文厚重,民风淳朴,舜风楚韵熏陶着这一方百姓。在我家旁的紫水河,建有一个以孝德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园,有舜帝雕像、风雨廊桥、千米孝道、家训碑刻、“二十四孝”文化走廊等设施。最抢眼的是一个“卧冰求鲤”的浮雕,取材于县志记载的真实典故,代表着孝的榜样,孝德文化的含义也因此得到升华。

    爷爷说:“孝老爱亲是我们的家风。”奶奶也说:“孝道就是感恩。”老家的孝德文化博大精深,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我从小听到了,看到了,也感受到了。

    责任编辑:龚蓉梅

青空之下(随笔)
孝德文化,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散文)
咫尺天涯的温暖(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