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她说,她叫志愿者(散文)

林晓晖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7月07日   10 版)

    她说,她叫志愿者,走了很久很久,终于,走到了我们面前……

    说者面无表情,听者潸然泪下。

    我像是聆听一个老者,满怀敬畏又充满向往,听着她从另一个时空穿越来的声音,空灵却又掷地有声。

    她说她从动乱走来,见过断壁残垣,见过兵荒马乱。

    那年非典来得猝不及防,刚刚迈入大学的她开始恐慌,对家人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每日的禁锢和忐忑正冲击着她最后的防线。洪水溃堤之际,同她一般大的青年们纷纷站了出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甚至连耳顺之年的老教授都跨过她,投身科研事业……她代表的是青年啊,能做事能发声的年纪怎能在国难面前逃避。

    这一年,她的力量代表的是抗击非典的7000名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让她再次起身。这次通往汶川的路,她并不孤单。随处可见的献血点,临时掉头的私家车,长途跋涉奔赴现场的各行各业人员,他们不远万里,不舍昼夜,聚在了汶川。就在这时,她意识到,“志愿者”并不是只有表面上的风光,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人人尽力的义务。她说,他们一起看过荒凉的汶川,看过人性的温暖,所以从不贪恋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自此之后,她完全成熟了,她不再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一年,她的力量代表的是支援汶川的1000万名志愿者。

    她说她从繁荣走来,看过欣欣向荣,看过繁荣昌盛。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国人所盼,奥运的激情点燃了震后的希望。自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她就盼望着这一天,盼望着兴旺发达的中国能被全世界看见。她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和一群青春洋溢的青年再次进京。一次次的走位训练,一天天的知识培训,所有的艰难困苦,在8月8日这一晚全部都云开雾散了,她再也没有见过比那天晚上更加绚丽的烟花。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像她一样,在幕后默默奉献,一次次在场外听见国歌奏起的声音,一次又一次的肃穆敬礼,身体力行一般告诉全世界:“This is Beijing,This is China!”

    这一年,它代表的是所有台前幕后的150万志愿者。

    还是2008,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它更是一个时代;它也不仅仅只代表了汶川,它也是北京,也是和平,更是中国。

    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活动她几乎都会出现在现场,她太渴望能做点儿什么了。哪怕指指方向递一下水,她也并不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行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不同的年龄并不是理由,他们照样是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小到小区街道,大到城市国家,他们的身影开始遍布神州大地。

    她说完了,眼里含着泪光,却依旧坚定有信仰,这大概是过去的不易,是过去的辉煌,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我问她:“接下来要走到哪里去?”

    她起身,头也不回,声音穿透时空:

    “要继续走下去,要护着这个时代迈向富强!”

    特邀编辑:董学仁

陪伴与花香(散文)
她说,她叫志愿者(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