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冰工厂”。但可不是你吃过的那根冰棍。“冰工厂”,只是他从事志愿服务的义工名。
初见冰工厂,是在三月份的樱花节志愿者培训会上。他作为领队,为我们讲解培训事宜。
他有着圆圆的脸和微微凸起的小肚腩,声音很温柔,人也很爱笑,完全不像他的名字一样高冷呢!我们想着冰工厂也就30岁,但他告诉我们,他是一个70后。怎么可能啊,他看起来真的很年轻!
我和同学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做志愿者,但冰工厂做志愿者已经很多年了。
记得做志愿活动那天,因为是樱花季,又赶上周末,樱花园区入口开放不久就排起了长龙,至此,这条长龙就再没断过。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呢。来赏过樱花的同学应该知道吧,园区入口外面的路其实很宽。我当时站在排队的长龙旁维护秩序。就看到有一对老人家拉着孙女紧挨着队伍往前走着。我赶忙提示老人家不要插队。谁知老人家生气了,冲我吼道:我可没要插队,我就是往那边走。可见人多到什么地步,我总是分不清他是挨着队伍伺机插队,还是单纯路过。
大家在冰工厂分配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但冰工厂就不一样了。你可能这会儿还看到他在园区入口维持秩序,不一会儿就有工作人员来找他,随之广播里就听到了他在念着一则失物招领。到了中午,他又站在休息处负责给大家发放盒饭。我偶尔翻开手机,看看群里新发的照片,居然发现冰工厂还去过发票处做起了发票员。一天下来,冰工厂微信步数果然占据我朋友圈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9000多步。
临近活动结束,在园区入口外,我们又看到了冰工厂的身影。
他把所有的志愿者们都召集过去,用那明显比早上哑了许多的嗓音说:“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就让我们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吧。”大家手拉着手,几十名志愿者站成了一道人墙,场面十分壮观,把想要插队的人有效地挡在人墙之外。
游客频频冲我们微笑点头,还有人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我从一篇微信文章里了解到,冰工厂从2008年初加入志愿者这个行列,至今居然12年了。做志愿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他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他人的心灯。而这束微光,也成了矗立在我生命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青春路上的前方。
我明白为什么他看起来这么年轻了。一定是因为做志愿让他感到快乐和充实,而心存快乐的人,从来都不会老。
特邀编辑:董学仁
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