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愿意是一个秉烛者(散文)

王婉霞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8月25日   09 版)

    在那个天色昏沉的夜晚,恐惧无助的内心被从手心弥漫开来的温暖填满,所有的焦虑与不安都在炽热的温度下绝尘而去。

    ---------------

    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充斥着灼热的浮光,刺眼而灼热,连青草都丧失了活力,无力地耷拉着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北斗星特幼的那个下午,落寞的天气和我落寞的心一样,失望得如同一棵孑然一身的胡杨。

    这里的孩子都是星星的孩子,是流落凡间的天使。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感知世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家长们、老师们一起,照亮这群小天使的前路。

    我第一次见到我要照顾的那个孩子时,他正目光无神地盯着前方,任凭老师凑在他耳边讲话也依旧一动不动。我小心翼翼地探出手去触碰他的指尖,可他立刻抽回了手,迅速躲至一旁。我一遍一遍地呼唤他的名字,他却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没有任何反应。

    从头到尾,他甚至没有直视过我的眼睛。

    失望乘风而至。他的冷漠如同一场夏日骤雨,浇灭了我内心熊熊燃烧的炽热和期待。可我彷徨了片刻,便又即刻重新打起精神来。离开的时候,我依旧笑着跟他说话、打招呼,他也依旧没有回复我。

    第二次见面亦是如此。我仿佛在自言自语,而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

    第三次、第四次依旧如此。

    我始终笑着面对他,想要告诉他这世间是温暖而美好的。我也始终大声呼喊他的名字,希望唤醒他对世界的认知。我始终跟着他蹦蹦跳跳,扶着他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期待他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独角戏,可我有决心陪着他与病魔一战到底。

    直到我们第七次见面,我蹲下收拾东西的时候,他突然转过身来用他的小手抱住我。他没有说一句话,却胜过了万语千言。我突然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的呼吸就在耳畔,近得如同一场转瞬即逝的梦境。

    那一瞬,周遭的一切都被时间定格住了。

    喧闹的世界变得安静极了,偌大的空间里仿佛只有我和怀中那个三岁的小朋友,如此之绚美,如同一首流传了千古的绝美诗篇。

    ……

    那年暑假,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去马来西亚参加一个国际志愿者项目。项目中,我去过学校教孩子们一些知识,也去过工厂深入了解课题。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街上,和街头的艺术家——流浪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马来西亚最为繁华的街巷里,藏匿着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却鲜有人至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许多流浪者,他们蓬头垢面,只占据着一个很小的角落。即便脚边有老鼠飞窜而过,也没有人惊呼,甚至没有人在意,或许是因为习以为常,又或许是因为自顾不暇。

    我和当地的朋友一起,带着生活物资去看望他们,微笑着聆听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是本国人。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位中年的大叔,他赤裸着上半身坐在一个用木头搭建起来的亭子里,皮肤黝黑,头发和胡子都有些长,看上去非常消瘦。

    当他说起自己流浪的原因时,平缓得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心酸中透露着一丝无奈。他来自一个东南亚的小国。事情的起因是他无意间丢了护照和绿卡,他向当地的警察求助,警察让他去找自己国家的大使馆。大使馆让他等了几日,又将他推给了警察。一来二去,他便滞留了下来。

    我将准备好的衣物给他。他脸上浮现了一抹难得的微笑,迫不及待地穿上,对着亭子里的一面碎玻璃反复观看。他欢快得像个孩子,看了好久才醒过神来,心满意足地向我道谢。

    交谈起来,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便郑重其事地竖起大拇指说:“Chinese is good!”

    经历了太多磨难的人,只要有一点甜就够了。只要有一点甜就可以让他们全身血液里都流淌着温暖,只要有一束阳光照进了他们的世界便足够照亮他们的希望。而我,愿意是一个秉烛者,燃亮这世间的点点灯火,拥抱更多需要被爱和需要关怀的心灵。

    我热衷于志愿活动。我去过社区慰问老人们,也去过动物救助中心照顾流浪动物,去过学校为小朋友们做指导……我曾思索为何我如此热忱,思来想去,思绪便情不自禁回到了以前。

    2010年夏天,声势浩大的洪水席卷了渠县。慈祥和善的母亲河一夜之间变得凶神恶煞,携裹着浑黄的泥土,横冲直撞地闯入居民楼中。浪涛撕扯着、翻滚着、推搡着,发出哗哗声响,宛如珍贵的玉石撞击后碎开那样,活生生地将夏日的美好摔得粉碎。人们躲至高处,暗自祈求汹涌的洪水不再上涨,人心惶惶,群声喧哗。

    和浩浩荡荡的洪水来得一样迅速的是救援队。他们如同身披铠甲的勇士,义无反顾地冲进洪水里,救出一个个被困的民众。接着是记者,他们冲在第一线做出最为及时的报道。然后就是志愿者,来自各个组织各个地区的志愿者,他们心怀善念,用行动无私地温暖慰藉着每一颗惶恐的心。

    我和家人一起被安置在一所地势较高的学校里。彼时我尚且年幼,第一次经历这样宏大的灾难,害怕得如同一只被惊吓的乌龟,畏畏缩缩,蜷缩在家人身边,总觉得死亡近在咫尺,常常担心会被洪水吞没,夜里甚至不敢安然入睡。

    那一日,夜色暗沉下来,无边无际的黑暗仿佛要吞噬整个大地似的,凛冽的寒风携带着洪水的味道穿过我的发丝,肆无忌惮地恐吓着我。祖父母到集合点领取分发的方便面和矿泉水,我独自待着,内心的恐惧被萧瑟的风鼓动着无限放大,终于嚎啕大哭起来。

    很快便有人注意到了我。

    一个眉清目秀的姐姐,扎着清爽的马尾,穿着红色的马甲,上面清楚地写着“志愿者”几个大字。她走到我身边蹲下,伸出手环抱住我,温柔地轻声询问我发生了什么?家里人在哪里?

    我依旧止不住眼泪,惶恐和委屈包围着我,眼泪是我最好的宣泄。

    她耐心地看着我,缓缓地开导我,她说洪水是一只声势浩大的纸老虎。她说不要害怕,很多人都会一直陪着我们……她说了很多,有秋日里落了满地的银杏叶那么多。她的语言温柔极了,像天空中柔软洁白的云。

    我收住了眼泪,抬头看她。她轻轻笑起来,仿佛是一朵绽开的木槿花。她将我抱得更紧了,继续讲安慰的话语。然后,她从包里拿出一支棒棒糖递给我。那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甜的一支棒棒糖。

    或许我对志愿者的向往,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在那个天色昏沉的夜晚,恐惧无助的内心被从手心弥漫开来的温暖填满,所有的焦虑与不安都在炽热的温度下绝尘而去。那种大彻大悟的欣喜,如同溶洞滴水一般,洗濯了一个人的灵魂,而她的灵魂带有香气,用同样无私的爱呵护着其他弱小的心灵。

    特邀编辑:董学仁

我愿意是一个秉烛者(散文)
你我正值年少,不妨青春志愿行(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