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9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柳青: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

指鸣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9月08日   08 版)

    “梁三的一个树根一般粗糙的大巴掌,亲昵地抚摸着宝娃细长的脖子上的小脑袋。他亲爹似的喜欢宝娃。这娃子因面黄肌瘦,眉毛显得更黑,眼睛显得更大,那双眼里闪烁着儿童机灵的光芒。俗话说:三岁就可以看出成年是啥样!梁三挺满意他。”

    梁三老汉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狭隘小生产者观念的旧中国农民的典型。苦大仇深,思想保守,但又勤劳善良,热爱土地。这是柳青《创业史》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许多陕西作家受到《创业史》的影响,从中学习和汲取了对今天和未来有益的东西。路遥的《人生》卷首就引用了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陈忠实认为:“《创业史》是陕西作家柳青在长安的秦岭山下完成的,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意义,而是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度的标志。所以,研究这个作家,不仅仅是对柳青研究有意义,也不仅仅是对陕西今天和未来的文学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

    柳青(1916—1978),陕西省吴堡县人。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

    他的第一部长篇《种谷记》出版于1947年。这部小说以陕北农村王家沟集体种谷的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解放区农村生活,是第一部描写农村互助合作的长篇小说。

    《种谷记》的语言十分生动:

    王克俭这一天算倒了霉。老婆说他是“白翅”,这种鸟儿一见有人走过它鸟巢附近,立刻惊慌失措,落到巢里不安地乱叫,结果总是它的蛋或小雏被人挖去。王克俭被说得守口如瓶,他已经无法懊悔了。他像一个从山头上滚下去的人一样,既已滚脱,只好抱着头滚了,滚到沟底再看他倒霉的程度。

    1952年,为了写《创业史》,柳青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把一座破庙稍做修整,一住就是14年。有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柳青完全农民化了。矮瘦的身材,黧黑的脸膛,和关中农民一样,剃了光头,冬天戴毡帽,夏天戴草帽。他穿的是对襟袄、中式裤、纳底布鞋。站在关中庄稼人堆里,谁能分辨出他竟是个作家呢?”

    柳青说:“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特别是一个作家。”

    这种精神使他创作出《创业史》,一部离现实生活很近的作品。

    特邀编辑:董学仁

柳青: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
你写作的生活资源在哪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