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梦想从未偏心过

陈小木(网名)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0月20日   04 版)

    朋友在张家界景区附近卖竹工艺品,虽然不是核心景点,但那里有一片格桑花和翻滚不休的云海,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偶尔会有一些外国人绕路过来寻幽探奇。

    为了更好地和外国友人打交道,他想学点英语,可是每天那么忙,收工了只想在沙发上瘫一会儿,根本不想动。再说家里人也不支持,纷纷劝说他,都快奔四了,学不学得进去还难说呢,再说学了能用上的概率有多大?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自找苦吃?

    他也很是苦恼,为此纠结不已,前后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没去学。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听过“板凳哥”的一场励志分享,印象深刻。

    “板凳哥”因为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只能靠挪动一个特制的小板凳行走。他刚上台的时候,因为缓慢笨拙地挪动板凳一步步向前,台下有的观众发出一阵轻微的窃笑,还有的人甚至吹起了轻佻的口哨。

    但随着他的分享,台下慢慢安静下来。

    “板凳哥”说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走完天门山的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成功登顶。可是,当他的梦想最初被周围人知道时,各种反对的声音纷至沓来:一个残疾人,连养活自己、出门都成问题,还奢想旅行?太敢想了?身边的亲友也纷纷劝他老实一点,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但“板凳哥”觉得这是自己的梦想,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自己想去,只管努力就是了。在驻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他开始拜师学艺,学得一手电焊技术用来谋生,并开始一点一点攒旅游经费。

    终于,今年五一前夕,“板凳哥”在家人的帮助下,克服万难,终于登上了天门山。他还向我们分享了一张照片:他坐在天门山石阶上,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天门洞,个子小小的他,笑容灿烂,和身后的景色就像是融为一体。

    分享活动结束后,我问他,累吗?要知道,就算是手脚健全的正常人,爬天门山都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板凳哥”说:“累、很累、特别累,手掌都磨破皮了,家人也累得够呛,不过,爬上去后,看着白云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实现梦想的感觉真好!”

    他还说下一个目标,是走出省外,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板凳哥”大概是因为腿脚不灵便,所以才比常人更渴望去旅行。也许对普通人来说,去其他地方旅行不是件难事,但对“板凳哥”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拼尽全力才能达成的梦想。

    在逐梦小康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长相如何、出身高低、贫富差距,梦想只和自己有关,和其他无关。我们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不仅要解决谋生难题,还要去实现深藏于心底的梦想。见过太多太多的残友,为了那份初心,去努力打拼:有患小儿麻痹症的80后妹子,花几年时间考药师资格证,学插花,不仅解决了谋生难题,还把日子过成了诗;有95后小哥,因为脊髓损伤行动不便,在家人的支持下打理阿里巴巴店铺,现在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村里人一起就业;还有聋哑小伙,也曾怨天尤人,后来跟着扶贫干部学技术,承包了十几亩山林种猕猴桃,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他们就像散落在石缝里的野草,哪怕生存条件并不优渥,但只要有一点点阳光和水分,就能挣扎着向上生长,在一日日的坚持中,慢慢吸收养分,在别人忽略的时光里悄悄成长,最终开出一朵朵璀璨的梦想之花。

    对于每个人而言,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生,就是精彩的,无所谓这个人是谁、这个梦想是大是小,也无所谓梦想是否可笑。有梦想的人,很了不起。因为敢梦想、敢追梦,就是对生活的不妥协、不将就、不服输。

    无论是花与草,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姿态,只有认真活着才对得起这份明媚,因为梦想从未偏心过。

    责任编辑:杨月

身边的叫卖声
一块豆腐承载的家庭之变
梦想从未偏心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