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蚕丝花,香满衣

广东汕头在职老师 张海瑜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2月01日   11 版)

    晨曦微亮,隐约听见溪童们唤着外号,循声蹿出篱笆门,一束凌利如剑的金光直射瞳孔,熠熠生辉,还未等伙伴开口,我便点头示意。

    上前帮忙采摘桑叶,抬头,踮起脚尖,伸手,熨帖在叶子上的露珠顺着叶脉像眼药水一样滴进惺忪的双眼,凉森森的,心里却暖和和的。忙活完,他们送了几条蚕儿给我,心下窃喜,用釉彩缺个角的碗装着,它们像薯条一样蠕动。

    在门前看炉火烧水,也不忘看蚕儿进食。拾起竹叶塞进炉门灶,一股刺鼻的味道直达肺部,呛了一口,赶紧把缺角碗转移,深怕蚕儿也咳嗽。火又熄灭了,灵机一动,找来奶奶的蒲葵扇,扇呀扇,星火又复燃。忽然起风了,风力飕有劲,天空的云朵好像千军万马集结待命,黑沉沉的。深怕炉火又熄灭,继续扇着,转身看着蚕儿。

    哎呀!怎么又有一股刺鼻的麦草味,难道火又熄灭了,转身定睛一看,糟糕!奶奶的蒲葵扇被炉火点燃。瞬间,火花凝聚,像葵花般凶悍霸蛮,缺角碗不小心撞到风炉,乍裂为两半,这可是奶奶的扇子,猛地颤一颤身体,右手拿着扇把连忙比划,火光烛天,吓得连忙扔掉,接着快速地抓起扫帚向那“火妖”扑去,一次,两次,直到把火扑灭,仍惊惶不安,身冒大汗。

    怎么向奶奶交代?我驮着一个问号,捡起那带灰迹扇把,吓得哆嗦。这簇火犹如倒霉魔法把我引进一个漆黑的山洞,无助失落,那可是奶奶最挚爱的扇子呀!

    我低着头进屋里,奶奶正投入地忙着刺绣,透过窗棂的光映照着奶奶清癯的脸,头发根根如银丝,面色红润,神清气爽。

    “奶奶,我……”低沉的嗫嚅声。

    “火炉热,来喝杯水!”

    “您的扇子……”我边走边说,凌乱的脚步站不稳。

    “想拿蒲葵扇扇凉,奶奶懂你,这就给你找去。”

    “不是的,奶奶,您的扇子不小心被炉火点燃,都怪我,都怪我,不该分神的。”

    “奶奶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呢!人没事就好。”她走过来抚摸我的脑袋。

    那时脑海里都是那把蒲葵扇,她可是奶奶最挚爱的蒲葵扇,“哇”的一声,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了,嚎啕大哭,酸楚的情绪攫住我的心。奶奶看着我悒郁的表情,说老早就想买一把新的扇子了。

    那天夜里下起倾盆大雨,雨滴打在屋顶瓦片上,迸散,飞溅,噼里啪啦,我顾不得蚕儿们,早早入睡,扇子没了,食寝不安。

    深夜,做了一个梦,梦里好像还了一把扇子,奶奶乐开了花。第二天醒来,枕边一片湿……

    有法子了,喁喁低语,从那天起,每天都给蚕儿摘一大摞新鲜的桑叶,经常陪它们聊天和沐浴暖阳,蚕儿起舞蹁跹,长得胖嘟嘟,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终于等到蚕儿吐丝那一天,我在旧扇把上系一根铁丝,用力调整角度,尽可能让圈子更圆润一些。接着,在圆圈上绑上刺绣白丝线,给蚕儿吐丝提供一个支撑点,剩下的工序,就交给悉心照顾几个月的蚕儿完成它最后的使命。

    终于,最后一条蚕儿用白丝画上句号,流苏般的丝线,缠绕在扇面上,像数不胜数的玉米缨儿。蚕丝扇子完成,好像蘸过水银般汩汨生辉,形如筛子。从那以后,经常和奶奶聊天,她双眼细眯,嘴角上扬,皱起的细纹像溪水涟漪般亲切。再次亲切地抚摸我的脑袋,并夸我是个乖孩子,她说这把可比蒲葵扇子好看多了,心下欣喜。

    往后每个夏天,奶奶都会用这把蚕丝扇扇呀扇!给我讲童年故事,奶奶说这蚕丝扇白得像花瓣,馥郁芬芳,我好奇地细闻,奶奶哼着:“蚕丝花,香满衣,小孙儿,有孝心”。我发现,奶奶脸上的细纹,好像比蚕线扇上的线更少,比桑叶的叶脉更淡了,微笑起来比蚕丝花更灿烂了。

    责任编辑:龚蓉梅

须江畔有我家
蚕丝花,香满衣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