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皑皑,天地间一片洁白。这是我来到西安之后的第一场雪,故乡还没下雪呢,这也是西安的一个奇特之处。
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美好的气息。
“又是一个美好的周六。”我心中想道。
现在大一的我是我们学校最大的公益社团的支教负责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至少我是这样想的。穿上厚实的羽绒服,把头发扎起一个马尾,这样的我看起来更加干练。11点整,我出发了,一出宿舍门,哪怕我穿了厚实的羽绒服,感觉在寒风下好像没穿衣服一样。社员的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明明是个陕北人,咋比我们还怕冷呢!”我也纳闷呢。
飞快地走到食堂,喝一大碗粥,才感觉身体又是自己的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转眼就到集合时间了,而我也早在半个小时前就到达了集合地点。人渐渐多了起来,看来大家还是很积极的!
这时,实践部部长站在人群中央,“各个支教点的负责人,出来清点一下志愿者。”我一边跺着脚一边大声喊“到”。随着一个个名字从我口中溢出,杜家庄支教分队就成立了。10个志愿者,有男有女,有高有低。颜色不一样的羽绒服编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好像又回到了那春意盎然的季节。
去往杜家庄的路并不容易走。没有可以直达支教点的公交车,大家必须步行50分钟前往支教点。在这样的一个寒冷的冬日,我们不得不努力挑战自我。行程之初,大家热热闹闹地聊天,但随着一点点前行,我们都一致保持沉默,顶着迎面而来的寒风,努力迈着每一步。
50分钟好像一天那么长,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那红色五角星。这意味着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杜家庄村村委会。孩子们已经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等着我们的到来。看到我们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笑容,但到底是冻僵了的脸,笑容并不美丽。可是,一个并不美丽的笑容,好像融化了这个寒冷冬天的第一场雪,也温暖了我们因一路走来寒冷的身体。
穿得有点臃肿的村支书听到声音,快速走下楼,帮我们打开教学所需要的教室。说教室也太牵强了,因为里面只有几张桌子,几把破旧的椅子。
志愿者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老师和朋友这两个角色之间切换自如。
不经意间一段对话入了耳,入了心。
“小朋友,来的路上冷不冷呀?”
“冷!特别冷,但我不能不来呀。”
我们的志愿者脸上带了些疑惑:“为什么呀?”
“老师,我从家里出发到这里,需要一个小时,虽然路上很冷,但每次回去的时候,我都完成了我的作业,并且感觉知道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这点寒冷还打不倒我呢!”她冻得红彤彤的脸上绽放了耀眼的笑容,仿佛让我看到了夏日天空里的骄阳。
那一天是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一天。每个人都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志愿者们全心全意教授他们知识,孩子们抓紧时间汲取知识。如果说来的50分钟像一天那个漫长的话,支教过程的3个小时就如同一分钟那样短暂。
分别的一刻总要来临,当最后一个问题得到解答后,意味着这一周的支教又要走到尽头了。
他们开始收拾书包,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一声声“老师再见”传入我们的耳中。他们踏上了回家之路,我想,我们回去的路,一定会变得暖和一些。我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一股暖流从我的心田流遍全身。
做志愿都有哪些意义,我还无法具体说出来,因为那种感觉是我现在的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也许,10年后的我,能够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做好,不错过每次帮助别人,做更多的志愿活动,才可以谈一谈志愿的意义吧。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那如骄阳似火般的笑颜。
特邀编辑:董学仁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