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和诗歌温暖同行(随笔)

萍乡学院学生 严来斌(22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2月15日   13 版)

    从小就接触古典诗词,所以对于诗歌并不是那么陌生。

    和现代诗歌结缘,大约是在五年前。晚自习,逃课去校外买资料,有个拼单活动,我凑了本《海子的诗》,读过“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等等,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

    从接触现代诗歌开始,更多读的是朦胧诗。比如北岛、顾城和食指等等。虽不曾见面,但在我看来他们是我的诗歌启蒙。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兴许是诗歌的长期滋养,让我在书本上一时兴起涂画了几句小诗,并引以为荣。我想我们都是天生的诗人,只要一个契机就能释放与生俱来的灵性。在那以后,只要灵光一现,我都想赶紧记下来。

    据说,被称为诗鬼的李贺经常在早上出门,骑瘦马,随身携带小本子,凡是认为有意义的见闻都留意并用心记下来。晚上到家,再整理成诗文。我觉得一开始的写作都离不开不自觉的模仿,模仿喜欢的作家的行文结构、语言气质,甚至是人生履历。

    诗人海子在短诗里写道:“那些寂寞的花朵是春天遗失的嘴唇。”于是我在诗里不自觉地模仿道:“在春天生长的小草是绿色的酒杯,碰撞出短暂的惊雷。”我比较倾向于出奇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并乐此不疲。

    对现代诗歌投注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是在高考结束后。我那段时间,几乎日复一日,不停地写,也不停地投稿。出了高考成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了汉语言文学。谢师宴那天,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作品留用,请勿另投。时间虽然过去了四年,但悸动仍波涛汹涌。

    之后,我便在不断找寻诗歌的技巧,混迹于微信群,写同题,写诗赛,但几乎都没有真情实感,却不是一无所获,有些被推荐发表了,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然,这并不是我打算穷极一生所追求的诗歌艺术。

    读了大学,对文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即便开学伊始文学院院长就告诫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骨子里点起的灯是不会轻易熄灭的。为了深入了解诗歌,我试图从哲学、音乐和摄影等等寻找答案。与之有关的一切,我都全力以赴去热爱,去奔赴。

    比如尼采对于艺术的论述:“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都是人性的颓废形式。对这些颓废形式的反抗,便是艺术。”虽然云里雾里一知半解,但我始终坚信读过的书会潜移默化影响到我的写作,乃至整个人生。

    向上攀岩的过程总是让我保持面对悬崖的心境,寻找诗歌的答案无疑是要在一片汪洋里找出那独有的一粒江水。

    在中国诗歌网和中国诗歌流派网等等网站,我读到了许多各抒己见和百家争鸣似的想法。比如对中国诗歌现状的分析,如此纷繁复杂的论争之文和鱼龙混杂的经验之谈。我向来自得其乐,信奉处之泰然的生活态度,所以下定决心要“闭门造车”。

    因此,我现在更多的是追求小文人情调,自抒胸臆。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许这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写作吧。因为这个决定,我后来几乎把诗歌变成了一种私人日记,两天不写就惴惴不安。

    回顾这一路,我有时会为了一个句子而想破头皮去写一首诗,甚至不惜去凑合。如今想来,有画蛇添足的嫌疑。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诗歌需要知人论世才不至于被诟病为空中楼阁。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就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深受古典诗词和诗词论的影响,我感到万分荣幸与庆幸。老实讲,外国诗歌的译本我读的少得可怜,所以我同样感到无比可惜与遗憾。当然,我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诗是什么?拿我仅知的几个外国诗人之一博尔赫斯的原话回答:“你在读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诗,也许你不能理解它,却能够感受它,那就更好,因为诗歌并不诉诸理性而是诉诸想象。”我们身体里微小的、无限的、犹豫的体验无疑就是最真实的诗歌。

    总而言之,习诗路上有良师、有益友、有坎坷、有幸运等等。诗歌是私人的产物,却承载了万物的灵性。与诗歌温暖同行,彼此扶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在这路遥马急的人生,无处安放的魂灵,与诗相遇,魂归故里。

    责任编辑:龚蓉梅

蒿子粑粑(随笔)
我和诗歌温暖同行(随笔)
在苏农四村的日子(外一首)
潦赋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