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些人的青春印记或多或少会与沙县小吃有关。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通过味蕾抵达内心,记录着我们与南宁初遇时的怯懦和温暖。
刚到南宁读书时,我们都是穷学生,除了一副青春姣好的脸庞和无法无天的冲劲外,只有和年龄一样羞涩的生活费。每当路过装修豪华、香味扑鼻的高档餐馆,都像两只灰不溜秋的老鼠,很想逃窜而却又无法抗拒那些垂涎欲滴的诱惑,只能小心翼翼地窝在门口假装聊天,待眼睛和鼻子品尝足够,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他是我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一日,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告诉我:“放学带你去一个好地方!”我爽快答应,内心充满期待,莫非他中了彩票要请我海吃一顿?
答案在离学校三个公交车站的巷口里揭晓了:这是一家名为“沙县小吃”的餐饮店,黄底红字的大招牌醒目耀眼,店面装修简约却不失大气。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需要用嘴来品尝。只见他大方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看看!这招牌上的东西随便点,今儿我请客!”我朝他做了个鬼脸,毫不客气地下了单,“老板!蒸饺、香炸云吞、花旗参乌鸡汤饭……每样一份。”
“点那么多你吃得了吗?”
“放心,吃不完我打包!”
……
原本无休止的拌嘴在老板端上小吃的那一刻戛然而止,演变成一场抢食大战。大到盆盅,小到杯羹,都被我们一一清理了“战场”,只剩下拍案叫绝的赞叹。哇,这鸡汤真鲜、真甜,有妈妈的味道!天呀,这云吞外酥里嫩,口感特别棒!
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沙县小吃粉丝”,每月领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总要到那里“奢侈”几餐。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家知名小吃连锁店,只是单纯偏爱它家各种小吃的味道,就像偏爱着这一往无前的青春时光。
后来的我们,成了大家眼中的“金童玉女”,在形影不离的日子里心照不宣地藏着对对方别样的情感。后来的沙县小吃,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融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予人慰藉与温暖。
托物言情,或许是他最特别的表达方式。在我每月例假来临时,他都会跑到沙县小吃店为我打包乌鸡汤、鸽子汤送到宿舍楼下。那时的我快乐且幸福,仿佛一只归家的燕子,在偌大的城市里有了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这份感情一直持续到毕业后,我们像大多数青春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一样,一个留在了南宁,一个回到了家乡。从开始的无话不说到后来的渐行渐远,最终还是摆脱不了俗套,成为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现在的我们依旧是好朋友,在远方默默地关注着彼此,祝福着对方。
今天是大雪,路过公司附近的一家沙县小吃店,我忍不住走了进去,点了一盅花旗参乌鸡汤。在汤汁入口的那瞬间,热泪牵着回忆一起涌了出来。那一天,他没有发现,推过去的汤盅下有一颗纸叠的粉色小心心,里面有个“您”字,意思是“你在我心上!”
责任编辑:龚蓉梅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