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演讲会

吹响千年前的“中国好声音”

吴苏芯 温维娜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23日   01 版)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陶土乐器。目前所知最古老的埙,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枚埙,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早期的埙只有一个吹孔,并不是用于音乐演奏的,它和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其声音可以模拟鸟兽的叫声,用于狩猎。后来,埙逐渐演变成可以演奏旋律的乐器。

    《乐书》云:“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的声音浑厚低沉,沧桑古朴,贯穿古今,仿佛能将我们拽入7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可是,到如今,却有很多年轻人不认识它。所以推广这样一个冷门的乐器,成为我立志要走下去的一条路。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我并非出生在音乐世家。生在大山脚下的我,小时候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乐器,电视剧歌曲、父亲留下的黄梅戏磁带、老人唱的民间小调,这些零碎的片段,是我仅有的音乐财富。

    15岁那年,我去古镇上闲逛,第一次见到了埙。当时就觉得非常奇妙:小时候拿在手里玩的泥巴,居然能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慢慢地,我开始了对埙的探索。

    最开始习埙,条件并没有那么好,当时接触的埙主要是单腔类型的八孔埙、九孔埙,音域较窄,发音困难,能够吹的曲子十分有限,这也触发了我对埙进行改良的兴趣。

    为了在乐器制作领域有更多的了解和学习,我带着埙到了中国笛乡:杭州铜岭桥,在这里我成了一名民乐调音师,从此我的音乐爱好变成了我的职业。这一年里,我掌握了陶埙制作的精髓,了解了埙在制作过程中,泥土收缩对音准、音色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把控这些不利因素,最终烧制出完美的陶埙。学会制埙只是第一步,我想做的是,让更多的人听见这种来自7000年前的声音。

    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埙,但大多也只是保留着古朴的外观,却没有良好的演奏性能,难以吹响,埙的传播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为了使埙更容易被吹响,以便于吹奏更多曲风、更高难度的乐曲,我对埙的腔体结构以及吹孔细节进行反复地试验和调整,在保证音色统一和演奏流畅的前提下,最终使埙的易吹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我们可以用十孔埙非常轻松地吹奏出《大鱼》《不染》等音域较宽的现代乐曲,这是以往的埙很难做到的。

    2011年,我用埙吹奏了一首二胡曲《赛马》,并录制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惊讶埙演奏欢快的曲子竟然毫无违和感。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认可的声音,但是这并不会阻挡我对埙进一步的探索,埙的传承需要融古通今,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下去,它才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如何让古乐器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我想是需要不断创新的。随着自媒体的悄然兴盛,我意识到这是向青年人传播埙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用埙吹奏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乐曲:有古风的,也有现代的;有悲伤的,也有愉悦的;有厚重古朴的,也有悠然洒脱的。很多人通过我的演奏视频了解到我,认识了埙、走上了埙文化的传播之路,让我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这也是我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吹奏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享受的过程,通过它,我可以自由地抒发心中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除了演奏之外,我也创作埙的音乐,这些原创作品在表达我内心的同时,也让听者对埙有了更深的理解。随着埙获得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想学埙。于是我开始线上教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爱好者,其中有年近七十的老者,也有八九岁的小朋友,有公司职员,有在校学生,也有医生、军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却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通过我了解了埙,他们也会将埙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埙文化传承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想过停下。从爱好到职业,从乐在其中到文化传承,埙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更是承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三代作家对一个民族成长的接力书写
邱华栋:《北京传》应该由祝勇他们去写
难得一见的第二人称小说
吹响千年前的“中国好声音”
巴黎,多少爱情假汝之名以行
青春鸟(小说)
春到蔷薇院(随笔)
燕子(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