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描绘春日的小诗,轻快、活泼、音韵优美,更点燃了我对诗词的热爱。
犹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母亲便捧着一部诗集,将这首诗念给我听:“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彼时,我虽然还不解诗意,却被其优美的音韵所深深吸引。在我幼小的心中,这琅琅的读诗声不是音乐,而胜似音乐。
后来,稍长大些,能理解诗的含义和其所表达的情感,对这些极简洁又极美好的文字更多了一份热爱。自然,我爱的不仅是诗,更是其中所描绘的灿烂春光。于是每当我读到这首小诗,眼前便浮现出鸟语花香的春日图景;而每当我陶醉在“春风花草香”中时,母亲一字一句念诗的声音又在耳畔回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一点点侵占了我的生活。我似乎很难再拿出时间读诗了。那份所谓的热爱,在时光的流逝中日渐淡薄;美好的春日,被整日的忙碌和成山的书本所淹没。
而那首小诗,同样也被埋藏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寒冬过去,又一个春日来临。放学回家的途中,我同往日一样冷漠地走着。忽然,一阵温柔的风拂过面颊,其中夹着泥土与芳草的气息。我猛然抬起头,仿佛明白了什么。又见枝头的玉兰含苞待放。我笑了——这是春天。
回到家,我翻出纸笔,想要将适才路上那种难言的喜悦记录下来。可是苦思良久,仍觉无从落笔。只得长叹一声,惋惜地将纸与笔收起来。正在此时,那首诗蓦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我不禁呆住了,现代汉语所无法表达的情感,却能被这样二十个平淡无奇的字眼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便是诗词之美,亦是中华文化之博大与神奇。我喟然长叹。
与此同时,心中的悔意渐生——多久没读诗了?我问自己。
为什么要放弃呢?你怎么能放弃呢?心底的声音说。
我不答。然而心里的感受却早已不同。
有一朵花儿在我的心中开了,那是我对于诗词梦的不懈追求。她固然需要汗水的浇灌,泪水的滋养。但最终能使之绽放的,不过是一颗热爱诗词的赤诚之心罢了。
我想,当心里的春风拂过时,那儿也会是“春风花草香”的吧?
(指导教师:孟璟)
北京市第171中学初二(15)班 艾鑫瑞(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