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夏天自然不会错过桑葚这道美食,正是那些美味的桑葚,把我们的童年浸润得有滋有味。
桑葚,我们苏北称作为桑枣或桑果。桑葚自古就是美味的消暑良品。因桑葚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看到桑葚便让我想起宋代欧阳修赞美桑葚的美句:“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对于桑葚,最早的印象,应该是出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一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记忆犹深。当然,还是那“紫红的桑葚” ,最吸引人的味蕾,大概有一点望葚止渴的条件反射罢。
周末下乡,途径桑树园,桑树园主人在路边摆了几个摊位卖桑葚,一篮篮的桑葚,有紫褐色、黑色、红色和白色。紫褐色、黑色和红色是最为常见的,白色桑葚很少见,让人垂涎欲滴。女儿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到桑园里采摘几斤吧!
走进桑园,园主给我们一个小竹篮,我们一家三口跟随游客们往桑园中心走去,在桑园里采摘自己心仪桑葚。桑园真的太大了,一眼望不到边,桑园是按照桑树品种栽植的,一片黑桑葚,一片红桑葚,一片白桑葚。紫的、黑的、绿的、白的桑葚果挂满枝头,看了让人口水直流,格外地诱人。人们手持红色的小篮,边采摘,边品尝,都捡大的饱满的桑葚往篮子里塞。
“这里的桑葚又大又甜!爸爸妈妈快来啊!”女儿第一次来到桑园采摘,特别开心特别兴奋,一边采摘一边品尝着,手上嘴上早已沾满了桑葚的色彩。
看着女儿眉飞色舞的样子,儿时采摘桑葚的情景一下子浮现在眼前。麦黄时节,满树的桑葚挤挤挨挨地点缀在墨绿色的桑叶子与枝条之间。桑葚似生似熟时,乡村的小伙伴们最兴奋了。我家门前池塘边的老桑树就像一把大大的雨伞树立在池塘边上!夏日里,桑树下也成了小伙们的宝地,桑葚的诱惑太让小伙伴们挂心了。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个个都像窜天猴,三下五除二就攀上了树上。上了树就左抓右擎,急急地、贪婪地往嘴里塞那肥满、乌嘟嘟的桑葚。小点上不了树的小孩馋得直流口水,有的都急哭了。有的在地上捡拾掉落的桑葚吃,有的伸长了脖子哥哥姐姐叫着求她们快点扔点下来。树上的人也顾不上说话,一边嘴里嚼着桑葚,一边用手或脚压下一个桑树枝;树底下的小孩就一哄而上,拉的拉、扯的扯,大点的小孩手快,吃的大多数是熟甜的,矮小的小孩只能吃生的酸的红桑葚,不一会儿被压低树枝上的桑葚就吃完了。小孩只顾争抢桑葚,桑树枝也往往会被拉扯断。还没有熟透的桑葚,吃起来味道甜中带酸,没有太多汁水。树上的孩子吃得肚饱腹圆后,还会把衣服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去,身上早已染得一身黑。
责任编辑:谢宛霏
乔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