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飞“圆卡”的记忆(随笔)

王惠涛(19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6月22日   05 版)

    【天津卷】

    幼时的男生总是那么的调皮捣蛋,对赢来的战利品藏得严严实实,不愿去分享,也不愿去赠予。但没想到真正递出去的时候,心智仿佛一棵幼苗,在分享的同时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很庆幸,幼时有许多玩伴。大家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院子里,手头流行的玩具迭代,像一个环具模型,不管怎么更替,最终都会循环回来。比如圆卡、溜溜球、纸牌、陀螺再轮回到圆卡。大家人手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因为这些相当于融入伙伴圈子的“入场券”。就像融入万圣节要有令人心惊肉跳的妆颜;融入高级会所要有西装革履的服装;融入潮鞋圈要有当下流行的炫酷鞋子……假期来临,又是玩圆卡的好时机。小卖部每天都门庭若市,孩童们争先恐后地挑选着喜欢的圆卡。

    炎炎夏日,热浪翻腾而来。空气都被迫“质壁分离”,多层的波纹清晰可见。参天大树伸出援手,伸展翅膀,为树荫底下的我们消热散暑。我全神贯注眼前的竞赛——赢圆卡。树下的乘凉台安置着些许方砖,我们将那作为比赛的主阵地。树下坑坑洼洼的泥土让圆卡跌宕起伏,用圆卡敲击圆卡,打到另一面的便赢了,没打翻圆卡的话另一个人就可以进行反击。这个游戏其实并不简单,需要参赛者有统筹全局和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熟悉对手的进攻策略、熟悉地形地貌、控制圆卡弹射的力度,以防掉入“死亡陷阱”。这样的输赢是以消耗圆卡为代价的,当你手里的圆卡耗尽便需要购置新的圆卡。

    每年都有不同年纪的小伙伴玩游戏,大一点的孩子不玩了,小一点的孩子又接着玩。有一天,一个大孩子在飞圆卡,他坐在自家阳台上,将圆卡飞出窗外,惹得小伙伴们手忙脚乱地争抢。看着他眼中依依不舍却又欣慰的表情,让我很羡慕他能飞出那么多圆卡给伙伴。

    当我上了初中,小伙伴们不再聚集在大院里玩圆卡了,曾经的美好回不去了。我看着手中的圆卡,回想着以前的星星点点,不免有点遗憾。于是我便毅然决然决定“飞圆卡”!我奔走相劝当年一起玩圆卡的伙伴,让大家把手里的圆卡送给小一点的孩子们玩,大家欣然同意。阳光灿烂的一天,是我们的纪念日。那天,我们“老一辈”玩伴站在楼顶,将圆卡悉数飞出。俯视楼下奔跑捡拾圆卡的孩子们,映射出童真的自己……收获时快乐,给予也同样快乐。

    努力赢取的圆卡,最终也飞往苍穹。我领悟到当年的哥哥看着我们,流露出黯然神伤却又激动不已的神情。过去的童年结束了,不变的,是圆卡着带动新一轮的童真乐趣。

墨色如梅落南山(散文)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散文)
成熟,是一缕不刺眼的光芒(随笔)
飞“圆卡”的记忆(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