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念间,就喜欢上了夏天的倾盆大雨。
如果说淅沥缠绵的小雨是温柔的江南女子,轻灵婉约;那么倾泻如注的大雨则是豪爽的北方男子,酣畅淋漓。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样的雨,总是给人绵绵春雨的感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如此粗犷豪壮,才是夏雨该有的样子,才是天地间应有的自然气象。
常忆小时候,一到夏天,最盼望的就是下几场大雨,最好还伴有风。因为只有这样,在那个零食美食匮乏的年代,才能有机会“一饱口福”。狂风暴雨中,房前屋后的几棵老枣树便“噗噗嗒嗒”地往下掉枣子;风雨过后,满地的枣子带着雨水,掩映在湿漉漉的碧青的叶子间,绛红的、青绿的、淡黄的、半红半青的……晶莹闪亮,玛瑙似的,诱人极了。这时我们便端着盆子,挎着篮子,抑或干脆捧着父亲的草帽,欢喜着,笑闹着,快步来到枣树下,争着抢着捡枣子。虽然未到“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落杆”的时节,但掉落的枣子此时还是可以吃的。
我们争先恐后地捡枣子,往往能捡一筛子多呢。母亲把它们淘洗干净,留一小份儿让我们生吃,另一部分则煮熟了吃;偶尔一两次也会在做稀饭时放一些生枣进去。
不管以何种方式食用,童年里吃枣子,那兴奋的场面,那清甜、软香的味道,每每想起,都能在那份清凉里咀嚼到最有味的儿时生活。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彼时我还在村办小学教书。一天下午,临近放学,突然大雨滂沱,很快地,到处一片汪洋,目之所及皆是浑浊的土黄的水域,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沟,哪里是庄稼地。全校的学生陆续离开,所剩无几。班里一个小女孩,家长迟迟未到,我便打算送她回家。
在试着带她越过那条平时看起来不起眼、此时却深浅莫测的凹路时,眼前湍急奔跑的流水让我顿时头晕目眩,于是转身携小女孩回了离学校稍近的我的家。
到家后,母亲连忙用干毛巾给她擦拭雨水,又麻利地煮了鸡蛋让她吃——那时候鸡蛋都是自家养的柴鸡下的,往往用来招待重要的、尊贵的客人。母亲对她嘘寒问暖,关心备至,直到她的家人来接她走,母亲还要往她的手里再塞两个鸡蛋,这才安心——对于母亲来说,从迎客进门,到送客出门,待客过程,必须真诚体贴,不能有任何怠慢,如此,才不会留下一丝遗憾。
那年夏天大雨过后,因领学生回家,母亲对她的关爱与呵护,清凉之中,让这个季节又多了一份生动与丰满。
时光移至今天,忽然喜欢上了倾盆大雨,大概是源于对往事的回忆,如今的雨水不够调顺、不够充沛的沉思——就像现在的冬雪远没有很多年前下得随心下得厚实,于是常常回忆小时候的大雪纷飞、雪没膝盖。
夏天的大雨,我们叫阵雨、白雨。古人亦有诗云: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湿。
在某一个上午或下午,天空突然昏暗下来,很快刮起了大风,闷了一小会儿,大而稀疏的雨点便簌簌地掉落下来,打在屋顶上、地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巨大声响。雨点越来越密,雨势越来越猛,水流越来越急。地面上,满是溅起的绽开的水花,雨水慌不择路地只管拥挤着往前流;屋顶上,雨点随着风势疯狂地摇摆着、跳跃着,瓦片被洗得湛蓝如新;屋檐下,水流成线,如一幕幕华丽的水晶帘,煞是好看。
雨使出浑身解数,肆无忌惮地下着,这时听觉里只剩下“呼呼”中夹杂着“哗哗”的声音,其他的什么也听不见了……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是得到了命令似的,雨一下子就停了,但不是彻底地停,还有零星的雨屑在空中悄悄地飘落,好像一首曲子的尾音;而地上奔流的雨水依旧在忙着寻找它的归宿。
这时若走出院子,到大自然中,你定会感受到夏天里最舒爽的时刻——尤其在如今这个夏季闷燥、雨水不多的年月。
雨水从水泥村道上流着,从两边的水沟里流着,庄稼地里的水一边渗进土壤一边流向别处。到处都有水,到处的水都在动;深绿色的田野里,苞谷、芝麻、花生、大豆也都在动——它们的动,你看不到,那是生命怒放的涌动。水与庄稼,就像农人与土地,相辅相依,不能分割,彼此实现个体的价值。只是,水不索取,人却贪婪。
在那片深厚的、稳健的绿色中,各种作物经了雨水的滋润,或挺直腰杆,或匍匐在地,咕咕地畅饮着甘露,舒展着晶亮的叶子,它吸引你去和它对话,去聆听它们的私语,去感受它们在秋收之前那最有力的冲刺。
孩子们撑着小伞,在铺着水毯的路上嬉笑着,奔跑着,他们只会戏水,不会玩泥巴。此时你尽可以扔掉雨伞,脱掉鞋子,亲自踩在那荡漾着雨水的路面上,体味它带给你的通体的清凉。你还可以用脚去挡从前面潺潺流过来的雨水,让它们在你的脚边形成一个小水洼,就像小时候用泥巴在小水沟里“栅挡子”。你蹚过沿途中的一个浅水坑,你舍不得离去,又回头跳进去,尽情嬉戏……
天空依旧灰蒙,你的心情却很明媚。没有风,没有浮躁,没有烦闷;只有通透,只有童心童趣,只有畅快淋漓。你呼吸着免费的天然氧吧,你想拥抱这眼前的一切,你怕它稍纵即逝,于是你把整颗心都给了这眼前的世界!
如果说春雨珍贵,夏雨同样值得珍惜。在炎光普照的夏日,来一场倾盆大雨,享受其带来的清凉,何尝不是一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洗涤!
春日的花,夏日的雨,秋日的果,冬日的雪,它们都有其不同的美、不同的含义,就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创造,去品味!
责任编辑:谢宛霏
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福森志远小学教师 齐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