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燕子(散文)

天津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教师 王彦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07日   14 版)

    落在电线上,它们就是灵动的音符,在欢快的跃动中,改变着村庄的节奏;在空中陡然转身,就擦向了水面,剪去了春水之上的平静,或者斜身进了院子,在啁啾声中,让“家”恍然亮了一下。

    燕子是和“家”靠的最近的鸟类,它们甚至可以视为家的一个部分。它们就蜗居在屋檐或者房梁的深处。起初我们的房梁是裸露在外的,后来设置了顶棚,涂好了白灰,屋顶就成了一个平面,燕子就只得选择在灰白的墙角筑巢。燕子是聪明的,它们随遇而安。我们就在燕子俯瞰的目光里生活,它们的啁啾之声,仿佛成了生活的指针,关乎时间、人间烟火,以及爱和温暖。

    当然偶尔它们也会洒落一摊粪便,让人无比厌烦。就有人发誓要除去那个巢穴,等看到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就心软了,一个人用簸箕收来一些土撒在上面,覆盖好了,再用簸箕收走。土可以掩盖一切,味道也可以。乡下的人,喜欢土的作用和味道。

    等到收拾完一切,那人还会站在巢穴下,笑自己的“痴”。

    没有人知道燕子什么时候来的,当意识到的时候,燕子已经筑好了巢。它们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筑巢,而它们的唾液则是黏合剂。小时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可是春天太漫长了,我们看着柳树绿、河面开,都是一样恍惚,我们的头脑里缺少一座闹钟。那时候时间是缓慢的,即使季节切换,我们还是会慢上半拍。只有播种和收获,才有清晰的时刻。

    晏殊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可见燕子是立春之后、清明之前就来了。杜甫特别喜爱燕子,多次在他的诗里提到,“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人生羁旅,动荡时刻,燕子是生命的指针,同时也成为内心的安慰,仿佛是大自然里的“亲人”。

    人们包容燕子,甚至认为它们是富贵的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和我们亲近,是纡尊降贵,是应该被照顾的。

    就像杜甫对于燕子的信任,多数人对于燕子的亲近感,来自形象,也关乎距离。那种亲人的属性,来自同一个屋檐之下的亲近与关照。

    有一次,我们从田里回家,在屋外就看到燕子在屋子里盘旋,母亲说估计小燕子掉下来了。我说我去把小燕子放进窝里,母亲没有同意,而是让父亲去做了这件事,并且告诉我,燕子护子心切,如果你去,没准啄你的眼睛。渐渐长大,我就不再信这样的话了,但是我明白了那谎言背后的关切。就像是燕子对孩子的爱。

    有时候,肚子饿了,我就问,小燕子,你饿了没有?

    有时候,作业太多了,我就问,小燕子,你怎么那么闲呢?

    等到小燕子都可以飞了,可以落到电线上,成为一个美丽的音符,可以划过水面,成为春天最轻巧的剪刀,我知道夏天就快来了。我没有点数过,它们一家有几只燕子,但是我曾想是不是长大了,小燕子就得离开家了呢?我曾询问过我的一个朋友,他是鸟类专家,竟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那种家的紧致感就越发强烈了。

    燕子搬走的时间,真的是一个谜。就像它们的来,它们的去没有一声告别,忽然就离开了,全无声息。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就剩下一只空巢无声地悬挂着。想到这些,往昔的鸣叫声,跳跃、盘旋的身影,就开始在复原,像荡开的涟漪,轻轻一点,就越过了整个童年。韦庄写道“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我想我们是时候,收拾一下院子和厅堂了,燕子将在春天的时候归来,继续俯瞰着我们的烟火人间。

    责任编辑:谢宛霏

燕子(散文)
金黄的稻草(散文)
白露时节又逢君(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