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散文写作课之十七

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14日   06 版)

    宋宝颖/制图

    想起余华的一篇散文,名为《录像带电影》,写他在文学界朋友家里看了一部录像带电影,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

    “当我在1988年看完第一部录像带电影《野草莓》时,我震惊了,我第一次知道电影是可以这样表达的,或者说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电影。”余华写道,那年冬天的深夜没有公交车了,我一个人行走在北京寂静的街道上,热血沸腾地走了二十多公里,走回十里堡的鲁迅文学院。

    “这是我有关八十年代美好记忆的开始。录像带电影美化了我此后两年的生活,——我们一起看了不知道多少部录像带电影,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等等现代主义的影片。这些电影被不断转录以后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大部分的电影还没有翻译,我们不知道里面的人物在说些什么,模糊的画面上还经常出现录像带破损后的闪亮条纹。但我们仍然全神贯注,猜测着里面的情节,对某些画面赞叹不已。”

    这些描述让我兴奋,感同身受。在余华看录像带电影的那两年,我在东北某市文联当文学编辑,有几次坐火车去长春、沈阳、大连看录像带电影,平时是看不到的。而1980年代出生的读者,对余华的描述不会有代入感。他们长大后随意挑选网络电影,不知道还有录像带电影这回事,甚至不知道他们出生的1980年代,人们看不到世界上经典电影,读到的文学名著不多。

    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带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余华在那篇散文里写到了作家格非,有时也来看录像带电影:“看到电影里一些人正在激烈地枪战,另一些人却是若无其事地散步和安静地坐在椅子里看书时,我们会喊叫:牛!当格非来到北京时,盘腿坐在地毯上看录像带电影就是三个人了,喊叫牛的也是三个人了。”还有生气勃勃伸出手握在一起的苏童。那时他29岁,苏童26岁,他们认识的地点就是在看录像带电影的屋子里,还有个共同的感觉:他们曾是在一条街上的孩子,一起长大。

    这篇短散文里,余华没有写录像带电影对他和格非、苏童的影响有多大,这需要理性分析,会延伸到遥远之处。比如在那缺乏文化营养又要开创先锋文学的年月,那些电影教给了他们什么?

    结构的复杂性?语言的暗示力?叙事的画面感?认识人物的命运,表现人性的深度?从完整故事的描述,转向对语言本身的思考?

    这些余华都没有写,但我们还是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得出来——苏童收藏了各时期电影代表作的大量录像带;格非先后在两所大学里开设电影课程;而余华第一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的书名直接来自伯格曼的电影。

    你手边如果有余华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就能看到这篇《录像带电影》,还能看到更短的一篇《关键词:日常生活》。

    作者开篇说:“如果关于我的写作应该有一个关键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貌似平淡和琐碎,其实丰富宽广和激动人心,而且包罗万象。”

    以一幅包含很多因素的日常生活照为例之后,就到了结尾:“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余华说出的是散文写作的一种方式: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

    写作先要选素材。从生活出发的写作者多,他们可以挑拣出生活里极为特殊的片段;从日常生活出发的写作者少,他们难于把控对日常生活里比较平凡的内容。

    余华在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学习时,看录像带电影是他的日常生活,与苏童、格非这样的优秀青年作家来往,也是他的日常生活。由于他是把这些当成日常生活来写的,就用了平淡、温和又朴实的语言,即便是看到电影《野草莓》那样的大事件,也要收敛起或震惊、或激动、或不自觉要煽情要夸张的情绪。

    平淡、温和又朴实,是余华散文的一个特色。

    写日常生活的散文,风格上也需要平淡、温和、朴实。这一点请你注意。

    可是,你会不会觉得,你的生活,你的日常生活,没有余华那样挺有意义的事物?但余华经历的事物对他挺有意义,你的经历对于自己也挺有意义。

    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进入散文。这还因为,经典的作家作品启示了我们: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是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开采的方式之一,按照余华的想法,是有自己的体悟。他认为:由于对生活的观念和认知不一样,作家们体悟也会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个时代里同一代作家的区别很大,与前一代作家的区别更大。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差距。每个人都有体悟,但作家的体悟需要宽度,需要深刻。

    下面举例来说。

    余华一篇散文写到1990年代后期的一件事:中央电视台采访各地的孩子,问他们最想得到的儿童节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这个西北女孩,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连梦想都有巨大差距,这让余华震惊。

    余华好好思考了这件事,从中有了体悟。

    一个体悟关于现实。他写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

    一个体悟关于历史。“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这两个生活在同样时代里的孩子,他们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欧洲。”他写道。

    再有一个体悟,“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可以说我们都是病人,也可以说我们全体健康,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今天和过去相比较是这样,今天和今天相比较仍然是这样。”

    余华写道,我丢过一次护照,此后十年只要置身异国他乡,就会出现焦虑,对自己可能失去身份感到恐惧。人人都有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害怕。“三十年前,我刚刚从事讲故事的职业时,读到过挪威易卜生的一段话,他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所以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

    请注意:写日常生活的散文,还要写出个人的悟性,也就是余华说的,对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的悟性。

    这是一篇散文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的高级形式。

    特邀编辑:董学仁

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
幽默的美学趣笔(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