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王玉玊《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

织就我们这一代人的爱与行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王婉波(30岁,博士)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28日   03 版)

    文学看似是个人创造的产物,但其本质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创作文学的人总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并且受到文学创作规律的支配,而这不单对文学创作适用,对文学评论也同样适用。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显现着不完全受主观意愿控制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或许仍掺杂着一定的主观意愿),而文学研究,研究的也正是这种“客观性”。

    文学的“客观性”是分层的,它包括客观物质条件(如自然环境、物质生产条件、文学传播媒介等)对历史及存在于该历史中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历史和存在于历史中的各种思潮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内化了的外在条件(如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人经历、所接受的文化与教育等)对写作的影响,后者影响到作家用什么语言、什么叙事话语、什么创作样式及选择怎样的内容和篇幅来进行写作。而文学研究的任务和目标恰恰是要从这些纷繁庞杂、千变万化的文类与文本中寻找这背后一系列引发或产生这种现象与内容的客观原因、内在规律及核心要素。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90后博士王玉玊在《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一书中所做的便是这样的研究,她基于近二十年来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写作样式与文本创作现象,将思考与寻找的方向回归到对这一现象“客观性”的追溯与阐释上来,试图给出一个学术性、专业性、合理性回答。而这个“回答”,因为研究个体对研究对象绵长且浓厚的参与式陪伴与情感羁绊,又呈现出鲜明的人情味、性情味色彩。

    网络文学是陪伴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文学样态,是和我们的生命体验最亲近的一种文学形式,当下也成了我们从事文学研究的对象。对网文的研究也是我们直面自己人生经历、剖析自己人生困惑、融入自身生命经验的过程。我们热爱它,也接受着它的滋养与呵护。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沉醉的喜悦”。

    1990年代中末期始,日本漫画、动漫、游戏等产品给那一时期长大的、和我们一般年纪的孩子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受此影响随后出现的网络文学也部分地包含着一些相似的元素与内容。二十多年来,《圣斗士星矢》《七龙珠》《星际争霸》等国内国外的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以冒险的、娱乐的、游戏的、科幻的、历史的、体育的等多样元素、多类形态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想象世界、反映世界、探索人类文明和生活的方式,它们形塑和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我们也渐渐地成了后来被称之为“泛二次元网络亚文化社群”游牧生存的一代人的主体力量。故而这本书中所论及的外在环境、个体经验、群体认同、生存方式与生活态度,我们这一代人都无比熟悉。书中一横一竖共同织就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爱与行,是我们这一代人当下经验的“墓志铭”。

    在这本书中,王玉玊从网络文学与电子游戏的关系出发,从网络文学类似于电子游戏与计算机系统的底层逻辑、感知经验出发,将网络文学创作趋向中区别与传统现实主义但相似于电子游戏领域的叙事手段、创作程式、结构方式、诸概念等作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些内容形构了网络文学二十年来的创作样式,也影响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网络文学内部的重要转向。同时,作者借鉴东浩纪“游戏性写实主义”这一概念将其称之为是一种“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而在泛二次元网络亚文化影响下成长的网文作家们,在讲故事时尽量避免“宏大叙事稀缺症”和“宏大叙事尴尬症”,以“吐槽、玩梗中混搭着热血的叙事方式”和“高度依赖于设定的故事世界”形塑着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的典型风格。

    电子游戏的交互式、沉浸式体验,用户界面与数据层的双层结构,边界清晰、并立而行的多个世界等特征,都影响着网络文学在“代入感”、创作世界的方法、关于时空结构想象力等方面的呈现。可以说,电子游戏的运行机制及内在逻辑催生了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正如王玉玊所说,电子游戏不仅催生了“游戏文”这一网文类型,将一些游戏术语带去网文中,更在整体上更新了网文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新的主题与接受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网文既有的分类系统。

    当前,游戏文已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网文类型,电子游戏以游戏化的叙事结构、主题指向、设定框架及所能带来的全新体验与感受将网文类型重整。网络文学已无法摆脱游戏因子的影响,游戏设定与科幻、宫斗、玄关、悬疑等叙事要素随意融合,由此网络文学呈现出“类型拼盘”的创作样式,而此也将会是网文发展的一种长久趋向。

    由此,网络文学在新的叙事程式和日本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英文首字母合并缩写)文化提供的角色萌要素数据库合力建构的人工环境中呈现出新的审美样式和向度,打破了宏大叙事固有的解释世界、讲述现实的话语形态,使得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所依附的“想象力环境”遭到消解,在此背景下,“真”与“实”“真实”与“现实”的关系被重新思考和认识。关于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所包罗展现的各式各样“真实”问题,王玉玊用游戏化的现实主义、二次元存在主义和平行世界来回答,带领我们深刻体会“虚拟现实”的独特魅力。

    同时,王玉玊以代入感的双层化和身体-符码二义性来分析读者在阅读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时的情感状态,借此也帮助我们窥探创作群体在文本设计与叙事过程中的潜在心理,而此也探究出了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矛盾的别扭的两条叙事路径与情感指向。个体在“不必当真”与“真情实感”“抽离旁观”与“全情投入”的对立情感中游走,这似乎也印证着这一代人在回避“宏大叙事”、反复回到“人工环境”中经历与体验人生、生产着自己局部小叙事时拧巴的、尴尬的人格特征。而这显示了在数码环境中成长的、长久驻留在网络亚文化社群与网络空间的“原住民”们,既尝试创建充满美好情感与理想道德的乌托邦或未来世界的自我期许,也一定程度上拒绝与现实真正对话的犬儒姿态。这两种形态都是真实的,都是切实存在的,它们反映着这一代人在网文世界与网络空间自嘲又对抗、随意又颇具主见、潜藏深重又表现浅薄、郑重其事又游戏谐谑、逃离现实又解释世界、接纳万物又圈地自营、解构意义又建构价值的精神样态,以游戏化态度,“矫饰”着来掩藏着些许“无措”。由此这也衍生出一种“妥协与抵抗”极端暧昧地纠缠在一起的亚文化生存策略,王玉玊将之命名为二次元存在主义。这是网络青年在泛二次元亚文化社群中建构想象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的一种实践结果。它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更像是一种指导现实生活的有效信念。世界本没有固定意义,也并不天然地提供意义,我们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中践行出自己的意义来,虽然其中有着一定的妥协、折中、逃避或自我消解,但我们仍在不断尝试、坚持在路上。

    总体而言,这本书站在颇具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口上,旨在对网络文学的存在基础、外在环境与内部特征进行关照,探讨数码时代新媒介环境下文学叙事的新形式、新样态与新困境,并以此讨论这一创作背后当代青年的“后现代”生存处境。

    当下的网络文学创作正在快速生成一种新的叙事程式,且还有新的内容与元素在不断丰富进来。面对这样的一种极速发展并时刻发生变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趋向,网络文学评论与研究需要及时调整学术范式与思维方式,在破圈与自我革新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贴切的话语体系与评判标准。

    好的研究是要对学科发展、学术推动有一定的价值。而文学研究的价值既建立在文学本身又间接体现在社会发展中。90后王玉玊的《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一书,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提供给了我们多样的观察世界、理解社会、阅读网文的方法,书中多样新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对于进一步深化网文研究也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此思想与思辨的力量贯穿始终,为学术研究注入了一剂摆脱拘谨与沉闷的鲜活元气。

    责任编辑:只恒文

从“圈外”破圈:网络科幻文的新路径
织就我们这一代人的爱与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