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作家报》文章第四次入选中考试题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2月21日   01 版)

    本报讯(本报记者 谢宛霏)继2020年上海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人间烟火气》、2021海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燕子来时》后,《中国青年作家报》2021年5月25日刊发的《爹和那棵树》,入选2021年山东日照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这是本报第4篇被中考选中的文章。

    《爹和那棵树》的作者寇建斌,从小就喜欢读书,上大学后开始尝试写作。对他来说,文学创作如同传说的“蛊”,一旦植入人体,便很难移除。“文学已在心中扎下深根,我总会用一种特别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从而在急速流转的世界里不晕头转向迷失自己。”寇建斌说。

    当过两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寇建斌认为,情感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懂得爱,懂得感恩,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父母对子女的爱,称得上是世间最真挚无私的情感。寇建斌说,《爹和那棵树》的灵感源于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他的邻居是名教师,会木匠活,患病后真的给他女儿用香椿木做过一件家具。“我在写作时,试图赋予香椿树一种象征性,让香椿树与父亲的形象融为一体,使这种父爱具有一种文学意蕴。通过书写一位父亲默默无私的奉献,倡导学会感恩。文中的父亲作为教师,他的父爱,不只是对他的女儿,也包括他的学生,是一种广义的父爱。”

    “作为曾经的中学语文教师,得知被山东日照市选作中考试题后,既高兴,又惶恐,同时也坚定了自己文学创作的信念。一篇文章被掰开来分析,对写作者来说是很要命的事情,而被当作试题,文字更需要经得起推敲。”寇建斌说,自己将在今后的写作中,努力探索和实践,争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
《中国青年作家报》文章第四次入选中考试题
让写作更出彩的私人记忆
做最好的自己(小说)
提到1950,你能想到什么?
郑在欢:用文字去嫁接感受的真
在淮安镇(小说)
夜色(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