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散文写作课之五十一

有了在场感,才能写出非虚构散文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6月21日   01 版)

    有位作家知道我喜欢非虚构散文,建议我关注一下陈年喜,还转来了这位矿工诗人的一段话:

    我想,非虚构对于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学也是一个极大的参照或者矫正吧。我们在一个嘈杂当中,需要一个很真实的声音。2017年我开始写作非虚构,或者说是散文写作。我写的主要是我熟悉的矿山生活和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可以写的人和事物……其实艺术,或者说文学的使命之一,我觉得也应该就是这样去表达,它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人看见。看见是非常重要的。

    当了16年矿山爆破工的陈年喜,由诗歌转向非虚构散文写作,可以更好地利用那些年里庞大、鲜活的写作素材,甚至按他的想法,写出深入世界与人心的作品。

    在阅读他的散文之前,我先关注了一些文化报刊对他的报道,一位默默写作30年的基层业余作家,忽然浮上水面名声大震,甚至跑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巡回演讲,怎么看都是个新闻事件。

    让我意外的是,那些报道都是比较清晰的非虚构文本。

    现在我们来看看报道中关于他耳聋的部分。

    例一,《南方周末》记者在《逃出矿山,诗人陈年喜的爆裂与寂静》中,对他的耳聋做了比较细致的描述,这显然是标题中的“寂静”二字所需要的:

    陈年喜的右耳听不见,被尖锐的嗡鸣阻隔了所有声音,它们永远不会停下,除非睡着的时候。医生说,当这些噪音消失,那就彻底聋了。

    河南南阳的矿洞里,陈年喜抱着风钻打孔,忽然头昏无力,大哥用架子车把他从80米斜坡吊上去,工头在洞口笑:你看你多幸福,还有大哥拉着你。他说,我听不见了。工头的老婆劈柴做饭,斧头重重挥起落下,在陈年喜的耳朵里也是静默无声。

    十六年矿山爆破生涯,轰鸣巨响皆为常态。陈年喜形容,他的听力如同一根麻绳,不是突然间失效,而是在长久磨损后终究断裂。

    这里能看出《南方周末》的一些风格,比如,体验式采访,叙述故事化,民众视角再加上人文关怀。

    例二,同样是写他的耳聋,澎湃记者挖出来的原因与一位矿友遇难有关:

    他(陈年喜)写矿友王二遇难而死,竟回忆起他们初次见面的日子。二人初次相识,便发现彼此性格迥异。同是远在矿山,妻儿分离,交谈甚欢时,王二开始唱起《四郎探母》。两人触景生情,竟然一一哭了起来……写到工友的死亡,他异常冷静:“王二是死在我手上的,也是死在他自己手上,我不该不小心窜了孔,他不该把导火索弄得太短。但死,这是迟早的事,谁也没有办法。”那场事故后,他右耳失聪了。从此世间的很多声音,都要绕一圈,再模糊传到他耳朵里,随风流失了。

    例三,《时代周报》的报道里也写到耳聋这件事,用了陈年喜自叙加括号内记者旁白的方式,更多描述了他的工作即生存环境,怎样造成他的耳聋:

    我听力不好,右耳完全听不见,那是一场爆破导致的,爆破还带走了我一个叫王二的工友。(陈年喜在一首诗里说起过这事,并为王二写下诗句:那一天之后,他活得何其漫长。)

    左耳也长期耳鸣,十年了吧。就是当年每天抱着个风钻机打孔,180多分贝,每天十几个小时,最重要的是爆炸那一下,在封闭的巷道里,爆炸造成气流是很强烈的。

    按标准,引线应该是200米,可按照矿上和爆破单位立的规矩,在安全范围里,就尽可能缩短一点:80米、50米起爆都干过,降噪效果就不理想。那时候觉得自己年轻,干完一天爆破工作,回到工棚,大家说话都非常困难,都变成了失语之人……

    我们再看一篇《环球人物》的报道,题为《陈年喜,炸裂后的冲天一喊》,其中说到他的耳聋,只有“右耳失聪”几个字,还是在描述他的尘肺病时插进去的:

    2020年3月23日,陈年喜在县中医院做了胸部CT。农历春节后,他开始一阵一阵地咳,尾音带着尖厉的金属质地。等结果时,他坐在走廊的塑料椅子上,看阳光透过玻璃,在地上墙上形成各种图案。一个三角形锐利的角,正对着他的脚。

    16年的矿山爆破生涯,已在他身上留下各种创口,右耳失聪,颈椎错位。两个小时后,大夫举着片子告诉他:是尘肺。

    耳聋这件事,《环球人物》记者当然可以一笔带过。比起陈年喜来自矿下爆破的各种病痛,耳聋是轻的,远不及尘肺病,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人生到这里,走到一个断头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他的颈椎病厉害,他必须做那个“再不做就要瘫痪、做失败了也会瘫痪”的手术,后颈植入三块金属。

    读完这几篇报道,你会走近非虚构写作。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沿着新闻报道走近非虚构写作?

    原因极其简单,在上世纪60年代大肆张扬的非虚构写作,是从新闻写作开始的——美洲有些报刊邀请了知名作家,采写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他们注重个人视角和细节描写,将每一个小人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到极致,写法全新,可读性强,称为“新新闻主义”,也称为非虚构写作。

    传记电影《卡波特》里,有两位作家卡波特(《冷血》作者)与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合作采访一宗灭门凶杀案。为了得到更多素材细节,卡波特掏钱请律师为凶犯一级级上诉,让那个死刑犯多活了两年。这是写作者参与新闻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

    几乎没人知道,新新闻主义写作者诺曼·梅勒的一件往事。他采写反越战报道《夜幕下的大军》时,本人就介入群众的游行集会,同样发表演说,同样被捕入狱,然后再让个人经历成为作品中的线索,让自己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之一。

    在有史以来的新闻采写中,这种把自己也变成新闻人物的方式是完全不可以的,直到有了非虚构写作。诺曼·梅勒他们走得太远了。

    深入参与,写作者才会有在场感。

    有了在场感,才会有非虚构写作。

    还有一个问题,在场感是非虚构写作的主要特点,是直达非虚构写作核心目的的通道。那么,重点不仅是你当时是否在场,而是你有没有优秀的文学表达,写出这种在场感。

    从前面的例一到例四,写作者都在尽力而为,写出自己在场的感觉,让读者也有身在现场之感。

    写出了在场感,才能写出非虚构散文。

    比如,陈年喜的散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非虚构写作?先前的经历只是基础,重要的是他的发挥,把现场感写出来多少。

    在国内,来得最快的、质量较优的非虚构写作,产生于文学功底好的新闻写作者。建议你细读前面几个举例,在其中找出怎样写出现场感的一些实用技巧。

    特邀编辑:董学仁

《红楼梦》走进高考作文题说明了什么
叶炜:元宇宙时代的创意写作
有了在场感,才能写出非虚构散文
《中国的孩子》:让作品走进少年内心
立夏的想念(随笔)
记得这花香,我便对得起这时光
鱼塘(小说)
青雨为泪(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